再和(其二)

鹄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

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君十反访州平。

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

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身着白鹤般的官袍再次践行佛法,重返雁塔制定策略以扬名。
在大尹面前,宽待诗人贾岛,多次拜访以确保地方安宁。
故乡的溪边原有垂钓的石头,如今平地却多出使马陷入的陷阱。
我不信上天会囚禁这两只鸟,一旦它们鸣叫,必定惊动百虫。

注释

鹄袍:指官员的白色官服。
姑行法:佛教用语,意为遵循佛法修行。
雁塔:古代的佛塔,此处可能指代功名之地。
定策名:制定策略以求名声显赫。
大尹:古代地方长官。
呵:喝令,此处指保护或礼遇。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著称。
访州平:频繁访问州府以维护稳定。
故溪:从前的溪流。
钓鱼石:供人垂钓的石头。
陷马坑:设计用来陷马的陷阱。
天公:古人对自然的尊称。
两鸟:可能暗指某两位重要人物。
百虫:泛指各种昆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重返旧地,反映了时光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感慨。

"鹄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 表示官员重返故地,恢复旧有的规章制度,"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君十反访州平" 描写了官员在治理地方时的严格与公正。

而"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 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观的改变。最后,"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质疑,同时也隐含着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故地重游的情景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作为一名官员对于治理天下的责任感和无奈。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再和(其二)

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閒时有宾留刺,挛痹难为长折枝。

蚓窍声微羞入社,鸦涂札恶懒临池。

僧谈石竺山幽胜,拟执驴鞭挟册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和(其二)

世味浇漓酒趣深,对花无客亦孤斟。

饥来肯羡乞墦食,贫杀不贪谀墓金。

耄齿未妨师抑戒,高谭何似守规箴。

吾今会得逍遥义,懒访曹溪问少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和(其一)

动而得谤亦名随,生子看来不必奇。

尔辈真堪畀豺虎,君王安用猎熊罴。

人言李白文如锦,谁信卢能命若丝。

回首世间机阱恶,子归闭户有馀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和(其一)

从来粪土轻胡赵,晚视渠侬直唯阿。

时与客联烘虱句,断无人听饭牛歌。

挂冠耄及收身晚,赐扇恩深取数多。

周易鲁论俱束閤,免教后世罪王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