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浦秋夜

野噪寒枝鹊,村归古寺僧。

傍阶闻落叶,隔岸数残灯。

月退频移席,潮高尚倚藤。

江虚群籁息,人语近渔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临浦秋夜》描绘了深秋夜晚临水边的独特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先,“野噪寒枝鹊,村归古寺僧”,寒风中,野鹊在树枝间嘈杂地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而远处的古寺中,僧人们正陆续归家,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禅意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接着,“傍阶闻落叶,隔岸数残灯”,诗人漫步于小径旁,听到了落叶轻轻飘落的声音,这声音与秋夜的寂静相映成趣;同时,对岸的几盏残灯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馨。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月退频移席,潮高尚倚藤”,随着月亮逐渐西沉,诗人不时调整着自己的坐席位置,以适应光线的变化;而远处的江潮依旧高高地依附在藤蔓上,似乎不愿离去。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最后,“江虚群籁息,人语近渔罾”,江面空旷,各种声音都已平息,只有偶尔传来的人声,显得格外清晰;靠近渔罾处,渔民们或许正在交谈,为一天的劳作画上句点。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临浦秋夜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有人文情感的细腻,展现出宋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一)

十年灯火若为情,一日箫笳有底声。

惆怅门前旧时路,白头扶杖夜深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二)

网山遗稿乐轩文,已矣今无识子云。

千载何人按图问,犀斜南谷两荒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三)

晦庵南北象山西,道学年来入品题。

可惜六经真脉络,红泉三世两幽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秋闺怨

帘幕低垂夜漏深,秋虫唧唧相悲吟。

回纹织罢空弹泪,未必君心似妾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