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灯火若为情,一日箫笳有底声。
惆怅门前旧时路,白头扶杖夜深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一)》。诗中通过“十年灯火若为情,一日箫笳有底声”两句,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灯火十年,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与情感的深厚;而一日箫笳,则暗示了突然的离别与内心的震动。接下来,“惆怅门前旧时路,白头扶杖夜深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情绪,门前的旧路成了回忆的载体,白发人手持拐杖,在深夜里缓缓前行,既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不详
网山遗稿乐轩文,已矣今无识子云。
千载何人按图问,犀斜南谷两荒坟。
晦庵南北象山西,道学年来入品题。
可惜六经真脉络,红泉三世两幽栖。
帘幕低垂夜漏深,秋虫唧唧相悲吟。
回纹织罢空弹泪,未必君心似妾心。
晴窗吾伊罢,风薄清昼永。
陈编几废兴,适笑心自领。
青精饭何味,车笠沸尘境。
伫立共幽怀,虚檐疏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