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乐府十篇(其十)哀陇民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崄,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陇山高峻万仞,鹦鹉筑巢其峰顶。
山势险恶难攀,似乎连山都不完整。
淳朴的陇地百姓,过桥如登天般艰难。
仰望空中的鸟巢,坠落的鸟儿纷纷落下。
百只鸟中难得一见,十个行人九死一生。
陇川驻守的士兵,同样疲惫不堪。
他们奉命提着装鹦鹉的笼子,直奔金台而来。
鹦鹉的羽毛自己并不珍贵,它们的叫声无人倾听。
为何轻视人命,只为满足这种玩物之欲。
我听说古代圣贤之君,珍视的动物都不取。
如今这陇地百姓,每年因失去鹦鹉而悲泣连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陇山的险峻和当地百姓的艰难生活。开篇便以“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勾勒出陇山的高耸与荒凉,接着“穷危又极崄,其山犹不全”更显现了山势的险恶。诗人通过“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表达了陇民生活的艰辛,他们仿佛在与天空相接触的高处栖息。

下片则转向对生灵价值的感慨,“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暗示了生命在这险峻环境下的脆弱。接着“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描述了边塞战事的紧张与士兵的辛劳。

最后,“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不重视民生、只追求享乐的批评。而“吾闻古圣王,珍兽皆舍旃。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则是通过历史上的圣明君主对待动物的宽容来反衬现实中对陇民的残酷,对比之下更显出时代的黑暗和统治者的冷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间疾苦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人民生活困顿、生命轻贱以及统治者不仁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正乐府十篇(其九)诮虚器

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

持以遗北虏,绐云生有神。

每岁走其使,所费如云屯。

吾闻古圣王,修德来远人。

未闻作巧诈,用欺禽兽君。

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

如何汉宣帝,却得呼韩臣。

形式: 乐府曲辞

正乐府十篇(其六)贱贡士

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

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

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

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

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

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

形式: 乐府曲辞

正乐府十篇(其七)颂夷臣

夷师本学外,仍善唐文字。

吾人本尚舍,何况夷臣事。

所以不学者,反为夷臣戏。

所以尸禄人,反为夷臣忌。

吁嗟华风衰,何尝不由是。

形式: 乐府曲辞

正乐府十篇(其八)惜义鸟

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

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

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

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

惜哉仁义禽,委戏于宫娥。

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