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上青山绕四垂,画桥百步引朱扉。
落成当与公同上,一看长江白练微。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楼阁依山傍水,画桥连接着朱红大门的景象。"楼上青山绕四垂",开篇即展现出山峦环抱的壮美,赋予画面以立体感和深远的意境。"画桥百步引朱扉",进一步描绘了桥梁与门扉的和谐之美,百步之遥,既展现了桥梁的长度,也暗示了空间的广阔。
"落成当与公同上",表达了诗人对完成这一壮丽工程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共同登高望远的愿望。"一看长江白练微",将目光转向远方,长江如白练般在视野中缓缓流淌,微风轻拂,波光粼粼,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愿景的喜悦之情。苏辙以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将眼前的景致转化为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美感与和谐。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
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微阳力尚浅,未解破重阴。
云气山川满,江流日夜深。
冻牙生滞穗,馀润及重衾。
泥泞沉车毂,农输绝苦心。
饼杂松黄二月天,盘敲松子早霜寒。
山家一物都无弃,狼籍乾花最后般。
松老香多气自严,馀烟勃郁透疏帘。
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