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七)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云雾缭绕在郁孤台上,翠绿的山色浮动在半空中,雨滴稀疏仿佛半开的天幕。
想象中之罘山的海市蜃楼,那红色宫殿忽明忽暗,就像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注释

云烟: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郁孤台: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赣州市。
积翠:层层叠叠的绿色,形容山色翠绿。
浮空:在空中漂浮,形容山色如在云端。
之罘观:古代地名,位于山东烟台,有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古人对海中虚幻景象的称呼,类似蜃景。
绛宫:红色的宫殿,象征仙境。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象的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从“云烟缥缈郁孤台”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高耸入云的楼台有着深刻的描绘,云和烟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而“郁孤台”则是对那座台楼孤独气质的写照。接着,“积翠浮空雨半开”,翠绿色的山峦如同碧玉一般悬于虚空之中,细雨绵绵,使得景色更加迷离。

“想见之罘观海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遥远美好场景的向往,而“绛宫明灭是蓬莱”则是将现实中的景象与传说中仙境相结合,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绛宫”指的是仙界的宫殿,“明灭”则是对光线变化的生动描写,而“蓬莱”则是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仙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既真实又超然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深情凝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八)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孟郊诗二首(其一)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竟日持空螯。

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

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

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读孟郊诗二首(其二)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

尚爱《铜斗歌》,鄙俚颇近古。

桃弓射鸭罢,独速短蓑舞。

不忧踏船翻,踏浪不踏土。

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纻。

嫁与踏浪儿,不识离别苦。

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

形式: 古风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

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

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原非真。

知君被恼更愁绝,卷赠老夫惊老拙。

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