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八)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山峰重叠,层峦起伏,景象错落有致,世间的高人隐士又有几人能知晓呢。
是谁在寂静的山中独自赏玩明亮的月色,山中的居民,也就是樵夫,竟然懂得吟唱诗歌。

注释

回峰:重叠的山峰。
乱嶂:错落的山峦。
郁参差:茂盛且高低不齐。
云外:山外,远离尘世。
高人:品德高尚或有才学的人。
世得知:世间的人知道。
空山:寂静的山。
木客:山中的居民,常指樵夫。
解吟诗:懂得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象。"回峰乱嶂郁参差"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层叠重迭、错综复杂的山峦形态,给人以雄浑险峻之感。"云外高人世得知"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那些在云端高处的仙侣,不为尘世所染,他们的存在,只有通过传闻才能略窥一二。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诗歌中最富画面感和意境之美妙。"谁向空山弄明月"一句,既包含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为伍的情怀。这里的"弄明月",不仅是对月亮的一种玩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和畅快。最后一句"山中木客解吟诗"则展示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个旅居于山中的游子,以木客自称,表达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这里的"解吟诗",既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与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读孟郊诗二首(其一)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竟日持空螯。

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

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

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读孟郊诗二首(其二)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

尚爱《铜斗歌》,鄙俚颇近古。

桃弓射鸭罢,独速短蓑舞。

不忧踏船翻,踏浪不踏土。

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纻。

嫁与踏浪儿,不识离别苦。

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

形式: 古风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

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

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原非真。

知君被恼更愁绝,卷赠老夫惊老拙。

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

形式: 古风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其一)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