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三十三)

藕树交无极,华云衣数重。

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

落灰然蕊盛,垂油湿昼峰。

天宫傥若照,灯王复可逢。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精妙绝伦的工艺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藕树交无极,华云衣数重。” 开篇以“藕树”与“华云”相喻,形象地描绘了工艺作品的繁复与精美,如同自然界的奇观一般,令人叹为观止。“无极”二字,既表达了工艺作品的无限延伸,也暗示了自然界无穷尽的奥秘。

“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工艺的神奇之处。竹子与荻草在工匠手中化身为生动的形象,竹象与龙形,不仅形态逼真,更蕴含着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竹与荻的自然材料,在工艺的加工下展现出非同寻常的生命力与艺术魅力。

“落灰然蕊盛,垂油湿昼峰。” 描述了工艺作品的细节与质感。灰烬中绽放的花朵,油滴在白天的山峰上留下痕迹,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也体现了工艺师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自然光影变化的敏锐捕捉。

“天宫傥若照,灯王复可逢。” 最后两句将工艺作品置于更高的境界,想象如果天宫之光照耀,那么这件作品就如同灯王一般,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不仅是对作品的赞美,也是对工匠技艺的极高评价,暗示了作品超越了物质层面,达到了精神与美学的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工艺艺术的精湛与深邃,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四)

宝刹承高露,绮彩映空天。

宛转云间扬,倒下似红莲。

霞幡开锦色,香气合炉烟。

飘飖无定所,祇为本轻旋。

池沼万影现,泉弄百华鲜。

夙夜风吹动,重迭轮王因。

攀仰无厌足,结侣感流瞻。

何知色中彩,招福寿长年。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五)

久厌无明树,方欣柰苑华。

始入香山路,仍逢火宅车。

慈父屡引接,幼子背恩赊。

虽悟危藤鼠,终悲在箧蛇。

鹿苑禅林茂,鹫岭动枝柯。

定华发智果,乘空具度河。

法雨时时落,香云片片多。

若为将羽化,来济在尘罗。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六)

玄风冠西土,内范轶东矜。

大川开宝匣,福地下金绳。

绣松高可映,画栱氎相承。

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阳楼疑难燧,阴轩类凿冰。

迥题飞星没,长楣宿露凝。

旌门曙光转,辇道夕云蒸。

祇桓多灵物,竹园满休徵。

虚薄笔难纪,微驱窃自凌。

优游从可恃,恩荫永难胜。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七)

金躯遗散骨,宝塔遍天龙。

创开于十塔,终成八万兴。

珠盖灵光变,刹柱吐芙蓉。

屡开朝雾露,数示晓灵徵。

红霓相映发,风摇响和钟。

仙鸾往往见,神僧数数从。

独超群圣上,合识普生恭。

砧碓击不碎,方知圣叵穷。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