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火腹金龟梦正疑,琳房初诞谪仙儿。
丹传祖印百来岁,执笏归仙地震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白玉蟾所作,名为《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一代讳秉字温甫》。诗中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深邃的笔触,表达了对道教历代天师崇高修为和神秘力量的赞美。
首句“火腹金龟梦正疑”,以火能炼金、金龟比喻道家修炼之法,暗示着诗人对道家的内丹术有深刻理解。火与金在五行中相克,但这里却被用来比喻道家修炼的奇妙境界。
“琳房初诞谪仙儿”,则描绘了一种神秘的出生场景,"琳房"指的是美丽的宫殿,"谪仙儿"则是对天师之子的尊称,这里暗示着第二十一代天师温甫先生出生的非凡。
“丹传祖印百来岁”,"丹传"可能指的是道教内丹术的秘籍,"祖印"则象征着道家传承的神圣和权威。这里表明了这位天师继承了上百年来的道家真传。
最后一句“执笏归仙地震时”,"执笏"是古代官员手持文物的仪式行为,象征着尊贵与权威。"归仙"则表明天师最终回归仙界,而"地震时"则可能暗示了天师离世时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用来形容其神通广大、影响深远。
整首诗以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道教天师及其修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学中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创造。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仁皇恩赐紫衣时,方是宁馨七岁儿。
闲把洞章歌一阕,不知鸾鹤满天飞。
当年仙去鹤巢空,万壑千崖夕照红。
人在丹丘玄圃外,潇潇松桂夜来风。
参遍名山谒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
归来换骨回阳日,屈指人间九十年。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
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