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病中

万事风吹过耳轮,贫儿活计亦曾闻。

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

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

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世间万事如风掠过耳边,贫穷生活中的辛酸也曾听说过。
偶尔遇到新鲜的话语写在红叶上,很难得有闲暇之人谈论着白云的悠闲。
霜降时野花全都贴近地面,天寒时节溪边的鸟儿也不再成群结队。
因病身体多处疼痛无力,更加上身边的药味熏陶令人不适。

注释

万事:世间的所有事情。
风吹过耳轮:像风一样从耳边掠过,比喻事情很多但不留下深刻印象。
贫儿:穷人。
活计:生计,生活中的工作与艰辛。
偶逢:偶尔遇到。
新语:新鲜的话语或少见的言辞。
书红叶:在红叶上书写,古代文人的一种雅趣。
闲人:有空闲时间的人,这里指不忙于生计,能享受生活情趣的人。
话白云:谈论高远轻松的话题,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清谈。
霜下:霜降之后。
野花:野外自然生长的花朵。
浑著地:全部贴近地面,形容花儿凋零或被霜覆盖的样子。
寒来:寒冷季节的到来。
溪鸟:生活在溪边的鸟儿。
病多:疾病频发。
体痛:身体疼痛。
无心力:没有精神和力气做事情。
更被:再加上。
头边药气熏:头部周围被药物的气味所笼罩,暗示长时间服药或治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深秋时节因病所生的感慨与苦闷。首句“万事风吹过耳轮”,以风比喻世事的变迁和无常,耳轮被风吹过,意指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紧接着,“贫儿活计亦曾闻”则表明诗人对于生活中的艰辛与困顿有深刻的体验。

第三句“偶逢新语书红叶”,可能是在暗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文学的渴望,通过书写来记录新的思想和感受。红叶或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外化。

“难得闲人话白云”则反映出在这样的季节里,能够找到真正能理解自己心境的人实属不易,白云常被用来比喻高洁和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两句,“霜下野花浑著地,寒来溪鸟不成群”,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最后两句“病多体痛无心力,更被头边药气熏”直接抒写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不仅耗尽了体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心灵的力量;而头部的药物之气,又如同精神上的压迫,增加了内心的沉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在深秋病中所特有的忧郁与孤寂。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望行人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

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

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

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淮南使回留别窦侍御

恋恋春恨结,绵绵淮草深。

病身愁至夜,远道畏逢阴。

忽逐酒杯会,暂同风景心。

从今一分散,还是晓枝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

那堪旅馆经残腊,秪把空书寄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鍊精诗句一头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隐者居

山人住处高,看日上蟠桃。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

朱书护身咒,水噀断邪刀。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