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注释

挂席:张帆。
郭:外城。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
精舍,僧人所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表明诗人行程遥远,但那些著名的高山尚未遇到。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则写出了诗人停泊在浔阳城下,终于看到了庐山中的香炉峰,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一句表达了诗人阅读古代隐逸之士的传记,对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则描绘出了诗人靠近东林寺的寂静景象,黄昏时分,只有清脆的钟声伴随着他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这是唐代文人的常见情怀,也体现了孟浩然本人隐逸之志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梅道士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