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雨后寻找住处的情景。开篇“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写出了旅途中的劳顿和寻找避雨之所的迫切,"招提"指的是古代佛寺的一种建筑,这里很可能是灵岩寺内的一个结构。
接下来的“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观。山溪因暴雨而迅速膨胀,云雾缭绕,使得远处的山岭和树木都变得朦胧不清。
诗人随后写道“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这是对时间流转的一种描摹。雨过天晴,凉风从寺庙的殿角吹来,而夕阳则渐渐落在了西边的地平线上,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光影变化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偃腹虚檐外,林空鸟恣啼”则是对夜幕降临后景象的捕捉。诗中的“偃腹”指的是仰面朝天躺卧,形容疲惫之极;“虚檐外”则暗示了夜晚寺庙外的寂静与空旷。而“林空鸟恣啼”则描绘出了夜深人静时,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
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
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
东埼不可见,矫首若为情。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
吕仙祠下寒砧急,帝子阁前秋水多。
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帙若为酬。
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
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