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
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
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
东埼不可见,矫首若为情。
这是一首描绘夏夜宿泊之景的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怀念亲人的深切感情。诗中“暑夜宿南城,怀人梦不成”一句,既设定了时空背景,也揭示了诗人的心理状态。接着“高楼邀落月,叠鼓送残更”则进一步渲染了夜的静谧与深邃,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孤寂。
第三、四句“隔浦云林近,满川风露清。东埼不可见,矫首若为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深切。这里的“隔浦云林近”和“满川风露清”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腻刻画,更是诗人凄凉夜色中感受的心境写照。而“东埼不可见,矫首若为情”,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深,不断抬头远望,希望能够看到那无法看见的亲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宿南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而幽深的情怀。诗人的笔触细腻而不失力量,情感真挚而又不显 直白,是古典诗词中表现内心世界的一大特色。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
吕仙祠下寒砧急,帝子阁前秋水多。
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帙若为酬。
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北郭晚晴山更远,南塘春尽水争流。
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
谢相园西石径斜,知君习隐暂为家。
有时出郭行芳草,长日临池看落花。
春去能忘诗共赋,客来应是酒频赊。
五年不见西山色,怅望浮云隐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