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

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

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

宁人不我顾,无子我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待遇上的不满和自我价值的坚持。在这里,骥是好马的意思,"有骥在野"比喻自己虽然才能出众,却未被赏识。"百过不呻"则形象地描绘了即便遭受种种误解与不公,也从不诉说。接下来的"子不我良,岂无他人"表达了一种自信,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才能,但世上总有识才的人。

随后的"絷我于厩,乃不我驾"则通过对马匹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自己虽然被束缚,却从未真正得到施展的机会。"遇我不终,不如在野"则是说,与其在人世间遭受无尽的误解与挫折,还不如回到自由自在的自然状态。

最后两句"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待命运的无奈,以及即便身处困境,也只能忍耐。"宁彼我伤"则是说,即使遭受外界的伤害,也不愿失去自我。"宁人不我顾, 无子我忘"则强调了,对于那些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的世界,诗人才不愿意记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操,同时也透露出一股对于不被理解与赏识的悲哀。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我客至止

我客至止,我逆于门。来升我堂,来饮我樽。

羞鳖不时,詈我不勤。求我何多,请辞不能。

客谓主人,唯子我然。

求子之多,责子之深,期子于贤。

形式: 四言诗

朝日载升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于室有绩,于野有耕。

于涂有商,于边有征。天生斯民,相养以宁。

嗟我何为,踽踽无营。初孰与我,今孰主我。

我将往问,安所处我。

形式: 四言诗

句(其一)

谈诗究乎而。

形式: 押[支]韵

答胡夔文赠韵

坐闻世论日腾哗,倦客哀时信靡涯。

独对古人称后死,岂知亡国在官邪。

萧条徐泗君安往,惙怛东南各有家。

解说赠诗沉痛意,未甘长此托看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