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猛将领在边疆作战的情景,展现了他不畏强敌、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将军手中的利剑,如同尖锐的芒刺,时刻警觉,剑光映照在眼睛里,表现出他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两句,则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与残酷。将领率领着坚固如铁的骑兵追击敌人,使用精美如同黄金一样的马具来约束那些凶悍强暴的敌人(即黠羌),展现出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和对敌人的无情打击。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两句,则转换了环境与气氛。到了深秋的八九月份,在遥远的边疆草原上,已经感受到了寒冷的风和霜冻,这是对将领们在严酷自然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写照。
最后两句"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则表达了将军面对生死时的豪迈态度。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内脏(破胆)作为祭品,与君主一同享用,这种极端的情感和行为,是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一种极致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武士英勇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战争、自然环境和英雄牺牲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将士们的不屈不挠。
不详
子真岩石下,仲蔚蓬蒿居。
礼聘终不屈,清贫长晏如。
心情在耕艺,养寿资玄虚。
至乐非外物,道冥欢有馀。
荷蓧隐耕艺,晨门潜抱关。
道尊名可贱,理惬心弥闲。
混迹是非域,纵怀天地间。
同讥孔宣父,匿景杳不还。
高哉彼颜歜,逸气陵齐宣。
道尊义不屈,士重王来前。
荣禄安可诱,保和从自然。
放情任所尚,长揖归山泉。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
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
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
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
崖屿非一状,差池过目前。
徘徊白日暮,月色江中鲜。
真兴殊未已,滔滔且溯沿。
时歌沧浪曲,或诵逍遥篇。
酣畅迷夜久,迟迟方告旋。
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