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观别者

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

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

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

三殇无怨苛,四表罔不谐。

尔行独何之,万里触炎埃。

五岭表异服,更邈天一涯。毒蜧?人肌,瘴露冒草莱。

荷戈方前驰,夙夜敢怠哉。

去去逐行侣,悠悠念中怀。

心存长相思,身没沦死灰。

愿同六月志,倚轮为徘徊。

落日云始暝,长啸悲风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道上观别者》描绘了一幅深情而悲壮的离别场景。首句“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以山鸟的哀鸣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接下来,“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和对倾诉对象的缺失。

诗人接着将希望寄托于圣人出现,象征着光明的到来,“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正义。然而,现实中的别离却充满艰辛,“尔行独何之,万里触炎埃”,行者将面临遥远而艰难的旅程。

“五岭表异服,更邈天一涯”描述了旅途的遥远和地域的差异,暗示了前方的未知与危险。“毒蜧?人肌,瘴露冒草莱”则生动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增加了旅途的苦难。

尽管如此,诗人仍表达出坚定的决心,“荷戈方前驰,夙夜敢怠哉”,表明他决心前行,不畏艰险。最后,“去去逐行侣,悠悠念中怀”,表达了对同伴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别离的景象和旅途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坚韧。结尾处的“愿同六月志,倚轮为徘徊”和“落日云始暝,长啸悲风来”,更是以景寓情,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氛围。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曲江谒张文献祠

停舟曲江浒,愿言谒遗祠。

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

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

芳春奠行旅,落日归文狸。

唐宫昔全盛,衡鉴方独持。

弼谐展嘉猷,谠论非诡随。

雍雍朝阳凤,粲粲补衮丝。

侧闻卧病后,九庙烟尘飞。

渔阳突骑来,中华混群夷。

信知砥柱功,用舍同安危。

昭陵铁马空,仙李祚久移。

维馀兰菊存,千秋恒若兹。

我来荐微诚,再拜当前墀。

顾瞻庙貌间,风度犹可希。

武溪何淫淫,蓉峰亦巍巍。

只今相业隆,孰与前修期。

临风一长叹,山雨来霏霏。

形式: 古风

过道源书院谒濂溪祠

百家骋异说,圣道汨其真。

运极理必反,光岳生斯人。

手探阖辟枢,示我动静根。

绝绪既有授,再见宣人文。

二贤韡华萼,中州仪凤麟。

遂开濂洛流,远接洙泗津。

大哉作圣功,叠叠光后尘。

我昔披图书,玩读忘苦辛。

微言冀可会,弱质惭弗振。

况经讲道邦,仰止希先民。

其如睹光霁,众草閒庭春。

晨兴策我马,迟暮膏吾轮。

逸轨尚可驾,敢云替斯勤。

形式: 古风

舟移豫章高士亭址下寄新喻文学潘时彦

云水极杳霭,一棹东南归。

青林相掩映,白鸟烟中飞。

新蒲乍隐舟,漫流侵夕矶。

偶寻高士宅,忽怅故人违。

摇曳鸣玉琴,谁云出处非。

明发引前望,五老收阴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林大全赴天台县幕

枳棘宿鸾凤,百里淹骅骝。

郎官古犹薄,况秉帷幄筹。

君如红莲花,艳色閒且幽。

芳馨当自扬,岂值浊水流。

纫兰世方敦,服艾众所羞。

匪无太华仙,置尔玉井头。

去去但自保,毋以增烦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