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虎窟山寺诗

尘中喧虑积,物外众情捐。

兹地信爽垲,墟垄暧阡绵。

蔼蔼车徒迈,飘飘旌眊悬。

细松斜绕径,峻领半藏天。

古树无枝叶,荒郊多野烟。

分花出黄鸟,挂石下清泉。

蓊郁均双树,清虚类八禅。

栖神紫台上,纵意白云边。

徒然嗟小药,何由齐大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虎窟山寺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首句“尘中喧虑积”,点明了诗人从繁忙尘世中走出,内心积累的忧虑与杂念。接着“物外众情捐”一句,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情感束缚,寻求心灵净土的愿望。以下几句“兹地信爽垲,墟垄暧阡绵”,描绘了山间开阔、温暖、充满生机的景象,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

“蔼蔼车徒迈,飘飘旌眊悬”两句,通过生动的车马行进和旗帜飘扬的场景,展现了旅途的壮阔与自由。随后,“细松斜绕径,峻领半藏天”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松树斜生,路径蜿蜒,远处山峰隐现于云雾之中,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古树无枝叶,荒郊多野烟”两句,通过描述古树的苍老与荒郊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远离尘嚣的氛围。“分花出黄鸟,挂石下清泉”则以动植物的活动,以及清澈的泉水,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

“蓊郁均双树,清虚类八禅”两句,通过对比双树的茂盛与八禅的清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向往。“栖神紫台上,纵意白云边”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想象自己在紫色的高台上栖息心灵,在白云缭绕之处自由翱翔。

最后,“徒然嗟小药,何由齐大年”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有追求长生不老之心,却感叹无法与天地同寿,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超越世俗的渴望。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望同泰寺浮图诗

遥看官佛图,带璧复垂珠。

烛银逾汉汝,宝铎迈昆吾。

日起光芒散,风吟宫徵殊。

露落盘恒满,桐生凤不雏。

飞幡杂晚虹,画鸟狎晨凫。

梵世陵空下,应真蔽景趋。

帝马咸千辔,天衣尽六铢。

意乐开长表,多宝现金躯。

能令苦海渡,复使慢山逾。

愿能同四忍,长当出九居。

形式: 古风

蒙预忏直疏诗

皇情矜幻俗,圣德悯重昏。

制书开摄受,丝纶广慧门。

时英满君囿,法侣盛天园。

俱销五道缚,共荡四生怨。

三修祛爱马,六念静心猿。

庭深林彩艳,地寂鸟声喧。

上风吹法鼓,垂铃鸣昼轩。

新梅含未发,落桂聚还翻。

早烟藏石磴,寒潮浸水门。

一朝蒙善诱,方愿遣笼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蒙华林园戒诗

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

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

弱龄爱箕颍,由来重伯成。

非为乐肥遁,特是厌逢迎。

执圭守藩国,主器作元贞。

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

斯焉佩金玺,何由广德声。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兹言信非矫,丹心良可明。

舟航奉睿训,接引降皇情。

心灯朗暗室,牢舟出爱瀛。

是节高秋晚,泬寥天气清。

郊门光景丽,祈年云雾生。

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叶疏行径出,泉溜远山鸣。

绿衿依浦戍,绛颡拂林征。

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

脱闻时可去,非吝舍重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旦出兴业寺讲诗

沐芳肃朝带,驾言抵净宫。

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

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沈弓。

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

由来六尘缚,宿昔五缠朦。

见鹤徒知谬,察象理难同。

方积恧四辩,奚用语三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