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元运使

使节东来炯绣衣,蒙泉景色动旌旗。

官曹传檄清风肃,老稚随车淑气移。

赵日可能兼畏爱,苏天那复间公私。

鸰原更遇蓬瀛客,好驻幨帷十日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使者穿着鲜艳的官服从东方而来,蒙泉的美景使旗帜飘动。
官员们传递着清风般的檄文,老少跟随车辆感受着和煦的气息。
赵日的阳光或许包含了敬畏与爱护,苏天的天空不再区分公与私。
在蓬莱仙境般的环境中遇见了友人,希望能停留十日畅谈。

注释

使节:使者。
炯绣衣:鲜艳官服。
蒙泉:地名,可能有美丽的泉水。
景色:风景。
动旌旗:使旗帜飘动。
官曹:官署或官员。
传檄:传递檄文(古代官方文书)。
清风肃:清风般严肃。
老稚:老少。
淑气:和煦的气息。
赵日:比喻明亮的阳光。
兼畏爱:既敬畏又爱护。
苏天:形容天空晴朗。
那复:不再。
间公私:区分公事与私事。
鸰原:比喻美好的环境或友人聚会的地方。
蓬瀛客:来自仙境的客人。
好驻:希望能停留。
幨帷:帷幕,这里指停留的住所。
十日期:十天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出行的场景,语言华丽,意境优美。开篇“使节东来炯绣衣”一句,通过对使节衣着的精细描写,展现了使节的尊贵和使命的重要性。“蒙泉景色动旌旗”则以动人的景象,烘托出行时的壮观气氛。

接着“官曹传檄清风肃,老稚随车淑气移”两句,描绘了使节及其随从在清风中肃穆前进的情形,通过对年龄层次的描述(官曹、老稚),增添了一种社会和谐与安宁的氛围。

“赵日可能兼畏爱,苏天那复间公私”两句,则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情感。诗人通过对赵、苏二人的提及,展现了使节在处理公共与私人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德行。

最后,“鸰原更遇蓬瀛客,好驻幨帷十日期”两句,以描写使节与旅途中的偶遇为契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以及希望这份愉悦能够持续。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精湛的笔法,还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递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豁然亭

何处开轩槛,凌虚香霭间。

胸中吞百粤,眼界抵三山。

晓日宾沧海,秋潮俯碧湾。

登临一舒啸,宇宙顿宽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七夕

西风吹繁暑,夜气初宜秋。

所居稍虚豁,得以消我忧。

独眠堂中央,一榻无衾裯。

开轩敞南北,凉飙入翛翛。

是日七月七,三星已西流。

残云不成雨,缥缈当空浮。

云行忽中断,月彩烂不收。

影落庭树间,枝叶如雕锼。

草根有小虫,微吟作啾啾。

岂复厌喧聒,更觉窗户幽。

我欲终今夕,飞蚊不相谋。

喧我复齧我,驱去嗟无由。

但当我自屏,岂与汝辈仇。

闭门归下帷,蝶梦寻庄周。

形式: 古风

上李丈尚书(其一)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

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

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

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

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

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上李丈尚书(其二)

亭亭涧阿松,冰雪何青青。

千岁已枯死,流膏生茯苓。

虽无岁寒姿,气味犹典刑。

尘土久埋没,谁能验仙经。

置君药笼中,傥可延年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