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屐亭

七贤老死独南奔,袖有江亭堕泪痕。

函夏尽为新土宇,醉乡不失旧乾坤。

金貂曾入丹阳市,蜡屐应归白下门。

惆怅黄门墓前柏,不禁三度见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樵所作的《蜡屐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蜡屐亭的联想,表达了对故人逝去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七贤老死独南奔”,以“七贤”象征古代贤士,他们的逝去和诗人独自南行,寓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孤寂。次句“袖有江亭堕泪痕”,通过“堕泪痕”描绘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哀伤。

颔联“函夏尽为新土宇,醉乡不失旧乾坤”,“函夏”泛指天下,“新土宇”暗示新的统治者,而“醉乡不失旧乾坤”则表达诗人即使在醉中,也坚守着对传统道德和天地宇宙的忠诚。颈联“金貂曾入丹阳市,蜡屐应归白下门”,通过“金貂”和“蜡屐”两个意象,回忆过去的生活和足迹,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遥想。

尾联“惆怅黄门墓前柏,不禁三度见风尘”,“黄门墓前柏”象征着友人的亡故,而“三度见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多次历经世事变迁,倍感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85)

陈樵(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字:君采
  • 号:鹿皮子
  • 籍贯:元东阳
  • 生卒年:1278—1365

相关古诗词

西岘峰(其一)

听尽熙宁水乐声,断碑无字倚荒庭。

云归僧舍树皆湿,犬吠猎围山误应。

覆屋松阴遮日黑,隔林春色为官青。

故侯辙迹无寻处,丞相题诗拟岘亭。

形式: 古风

西岘峰(其二)

雨后看山对酒歌,飞红骇绿满岩阿。

万重山外碧方寸,五色雨中青最多。

亭下日生霞映草,松根苓长叶成窝。

江源分付西流去,莫作门前东逝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涵碧亭(其一)

涵碧池头夏气清,我从三昧起经行。

移樽近树传杯绿,向日看山入户青。

人似亭前花不语,诗如江上草无名。

山中水调知何限,不入熙宁水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涵碧亭(其二)

入谷沿流曳杖行,亭亡白谷半为陵。

蝉惊两腋风初定,树少多年秋不生。

水急溜穿南涧石,云深黍没夕阳僧。

龟兹板上元和脚,犹有刘郎旧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