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
难与英雄论教化,却思猿鸟共烟萝。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
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别四明钟尚书》。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哀伤和不舍,以及对英雄难以畅谈理想与抱负的无奈。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开篇两句描绘出壮丽的山峰连绵至天际,其碧绿色的峰峦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春天到来时这一切都只能沉浸在梦中,这种美景与感受是如此无奈,无法与现实相结合。
“难与英雄论教化,卻思猿鸟共烟萝。”诗人感到与那些英雄人物讨论理想和教诲之事十分困难,但自己的心境却与山中的猿鸟、烟雾与草木为伍,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这两句通过对柳树和花朵状态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景物变换中的淡泊与哀愁。风前的柳树通常显得悠闲自在,但这样的时刻却难以久留;雨后的花朵则多了一份清淡,这份淡雅也许是对人世变迁的一种理解。
“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最后两句是诗人面对朋友即将离去的现实,无奈中选择以诗句来表达离别之情。这里的“大人”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而“生有离别”则是对人世间不可避免的离别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心境和选择。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欲住住不得,出门天气秋。
惟知偷拭泪,不忍更回头。
此日祗愁老,况身方远游。
孤寒将五字,何以动诸侯。
交道有寒暑,在人无古今。
与君中夜话,尽我一生心。
所向未得志,岂惟空解吟。
何当重相见,旧隐白云深。
朝别使君门,暮投江上村。
从来无旧分,临去望何恩。
行计自不定,此心谁与论。
秋猿叫寒月,祗欲断人魂。
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
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
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
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