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会试受命作考试官

恭承诏命简群英,惭以非才秉鉴衡。

五夜奎光垂玉座,九重曙色动霓旌。

明时养士关兴运,此日抡材系圣情。

不独有周歌棫朴,朝阳伫听凤凰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名为《壬辰会试受命作考试官》。诗中描绘了金幼孜在受命担任会试考官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国家选拔人才的深切关注。

首联“恭承诏命简群英,惭以非才秉鉴衡”,表达了金幼孜在接到皇帝诏令后,既感到荣幸又深感自责的心情。他自谦自己并非才学出众之人,却要承担起甄选英才的重任,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压力。

颔联“五夜奎光垂玉座,九重曙色动霓旌”描绘了会试期间的庄严景象。五夜奎光象征着天上的星辰指引方向,垂于玉座之上,寓意着选拔人才如同星辰指引,为国家带来光明。九重曙色动霓旌则展现了清晨时分,选拔现场的壮观与神圣,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选拔出的人才将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与力量。

颈联“明时养士关兴运,此日抡材系圣情”强调了在清明时代培养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金幼孜认为,选拔人才不仅关乎国家的兴衰,更是皇帝圣明之情的体现。这表明了他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尾联“不独有周歌棫朴,朝阳伫听凤凰鸣”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比喻选拔出的人才如同棫朴之木,最终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金幼孜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听到这些人才如凤凰般鸣叫的声音,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联表达了他对人才成长的乐观期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金幼孜作为考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对国家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深刻认识和高度关注。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月八日入试院奉柬谕德士奇诸同志

群才济济会南宫,奋笔争趍战艺中。

江海鱼龙乘化雨,云霄雕鹗借长风。

文章自昔归时论,选拔由来合至公。

圣代求贤思治理,共须努力副宸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青山白云图

十年京国梦林丘,此日披图忆旧游。

窗户烟云晴欲合,楼台苍翠晚初收。

长桥流水通行客,落日沧波起棹讴。

为问玉山渺何许,此身先已到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竹林书屋为刘子樵赋

万竿苍玉护茅庐,清绝偏宜隐者居。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

閒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

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

形式: 七言律诗

分题得黉馆弦歌送萧太守伯辰还深州

太守兴贤费琢磨,诸生岁久沐馀波。

黄堂昼永鞭笞静,泮水春深雨露多。

已喜闾阎兴揖让,屡闻父老诵时和。

州人自此敦风教,不独文翁有咏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