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名为《壬辰会试受命作考试官》。诗中描绘了金幼孜在受命担任会试考官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国家选拔人才的深切关注。
首联“恭承诏命简群英,惭以非才秉鉴衡”,表达了金幼孜在接到皇帝诏令后,既感到荣幸又深感自责的心情。他自谦自己并非才学出众之人,却要承担起甄选英才的重任,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压力。
颔联“五夜奎光垂玉座,九重曙色动霓旌”描绘了会试期间的庄严景象。五夜奎光象征着天上的星辰指引方向,垂于玉座之上,寓意着选拔人才如同星辰指引,为国家带来光明。九重曙色动霓旌则展现了清晨时分,选拔现场的壮观与神圣,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选拔出的人才将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与力量。
颈联“明时养士关兴运,此日抡材系圣情”强调了在清明时代培养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金幼孜认为,选拔人才不仅关乎国家的兴衰,更是皇帝圣明之情的体现。这表明了他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尾联“不独有周歌棫朴,朝阳伫听凤凰鸣”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比喻选拔出的人才如同棫朴之木,最终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金幼孜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听到这些人才如凤凰般鸣叫的声音,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联表达了他对人才成长的乐观期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金幼孜作为考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对国家教育和人才选拔的深刻认识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