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望罗浮寄赠尼邱山司理

罗浮四百七十峰,峰峰秀结青芙蓉。

璇房瑶室纷窈窕,金书瑶检秘奇踪。

石楼夐出绛霄上,铁桥迤逦屼相向。

竹叶长含鸟篆文,昙花似擘仙人掌。

何处仙人去不还,空馀流水声潺潺。

丹灶烟笼绛幕冷,石林苔蚀紫衣班。

武夷仙子风流客,近署罗浮列仙籍。

篴吹梅花五岭春,笔染明霞千嶂色。

日观峰头贮綵云,朱明洞中凌紫氛。

因风为招洪崖侣,授我长生玉笈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仙境的风貌。开篇即以“罗浮四百七十峰”点出罗浮山的雄伟,接着“峰峰秀结青芙蓉”将山峰比作青色的芙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的秀丽。随后,“璇房瑶室纷窈窕,金书瑶检秘奇踪”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宫殿般的建筑与隐藏的秘密,充满了神秘色彩。

“石楼夐出绛霄上,铁桥迤逦屼相向”描绘了高耸入云的石楼与蜿蜒的铁桥,展现出罗浮山的险峻与壮观。竹叶长含鸟篆文,昙花似擘仙人掌”则通过自然界的细节,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的古老文化和神秘生物。诗句“何处仙人去不还,空馀流水声潺潺”表达了对仙人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后半部分“丹灶烟笼绛幕冷,石林苔蚀紫衣班”继续描绘了山中的独特景观,如冷寂的丹灶、苔藓覆盖的石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武夷仙子风流客,近署罗浮列仙籍”提到武夷仙子与罗浮山的联系,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篴吹梅花五岭春,笔染明霞千嶂色”描绘了音乐与自然景象的融合,以及色彩斑斓的山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日观峰头贮綵云,朱明洞中凌紫氛”进一步展示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尤其是日出时分的云彩与洞穴深处的紫色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神话传说和隐喻,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丽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楚天春雁送友人

春雁南归何迢迢,家在衡阳万里遥。

衡岳去天不盈尺,上有回雁之高标。

行行刷羽摩青霄,家山云树郁岧峣。

潇湘夜雨寒芦暗,黄陵苦竹垂新条。

九疑九曲纷相似,此中零雨暮仍朝。

云梦平吞若八九,君山一点似萍飘。

大王雄风起天末,神女行云漾翠翘。

送君行,行且谣。

人生可似随阳雁,相看南浦别魂销。

今日南浦头,明日湘江渚。

苍梧云去湘水深,犹记啼痕染竹处。

断行且莫怨离群,缄书为寄洞庭君。

黄鹤楼空山月白,好去吹箫弄綵云。

形式: 古风

南山樵客歌

朝采南山樵,暮采南山樵。南山高高,白石嶕峣。

黝壑无人,阴风飂?。风飂?,多古木。

云里缀荷衣,岩际搆萝屋。渴饮沆瀣,饥餐玉禾。

朝朝暮暮,南山嵯峨。灵风吹我襟,甘露洒我发。

薄暮采樵归,肩头两明月。

采樵复采樵人,间方外共逍遥。

世间甲子何曾记,洞口碧桃花自飘。

形式: 古风

庐江叟

庐江叟,庐江叟。扁舟横竹竿,得鱼且沽酒。

朝钓庐江浔,暮宿庐江口。

秋晚庐江木落时,风袅垂杨飏钓丝。

绿蓑细雨归何处,炊烟一缕傍江湄。

形式: 古风

余彩震斋中古瓦盘歌

兀兀棱棱一古瓦,是谁良工范而冶。

塼沙摸土近千年,可惜沈霾尘土下。

怜君清高雅相宜,中庭贮水漾沦漪。

浇花芳径添新润,洗砚閒斋澹古姿。

世人贵耳不贵目,纷纷好古翻成俗。

不见魏朝宫寝久无踪,后人埴瓦犹衒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