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衰太守之兴都

青阳降江水,万灵朝汉东。

先皇昔南狩,乐饮庆善官。

父老拜赐复,歌儿如沛中。

忽忽二十载,百姓号胡弓。

奈何长陵令,犹告杼柚空。

袁侯忠孝姿,为吏称明公。

当宁选良牧,玺书特褒祟。

行为解苛娆,恺悌扬仁风。

千年护陵寝,远与丰、镐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送衰太守之兴都》。诗中描绘了对衰太守即将前往兴都任职的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衰太守忠诚孝顺、为官公正的赞美。

首句“青阳降江水,万灵朝汉东”以自然景象起笔,象征着衰太守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如同春日阳光照耀江水,万物向东方朝拜,寓意着新任官员的使命和希望。

接着,“先皇昔南狩,乐饮庆善官”通过追忆历史,赞颂先皇的英明决策,以及庆祝任命贤能官员的喜悦,暗示衰太守的任命同样值得庆贺。

“父老拜赐复,歌儿如沛中”描绘了民众对新官的欢迎场景,与刘邦在沛县迎接新官的情景相呼应,强调了民众对衰太守的期待和欢迎。

然而,“忽忽二十载,百姓号胡弓”转折处,诗人感慨时间流逝之快,百姓生活却因外族侵扰而困苦,暗含对时局的忧虑。

“奈何长陵令,犹告杼柚空”进一步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治理不力的批评,强调衰太守此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袁侯忠孝姿,为吏称明公”直接赞扬衰太守的品德和能力,认为他不仅忠于国家,孝敬父母,而且在为官期间表现卓越。

“当宁选良牧,玺书特褒祟”说明朝廷对衰太守的重视和认可,派遣他到兴都担任重要职务,并给予特别的荣誉。

“行为解苛娆,恺悌扬仁风”赞扬衰太守能够消除苛政,推行仁政,使地方风气变得和谐。

最后,“千年护陵寝,远与丰、镐同”表达了对衰太守长期守护陵寝,维护国家尊严的期望,将他的功绩与古代的丰镐之地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关怀,通过对衰太守个人品质和治绩的赞美,寄托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安定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赠孙太仓

君侯粤中产,羽林忠孝门。

曾为三辅吏,遗爱至今存。

昨岁来守州,芳名益腾骞。

自从海水飞,蛮舟翳朝暾。

吴、会日创残,江海多军屯。

大兵仍凶年,凋瘵不可论。

君侯勤抚字,百里载仁恩。

自古设官职,事事有本原。

所以置守令,无非惠元元。

兹任良匪轻,天子之选抡。

何以不奉天,斩伐蹶其根?

粲粲元道州,名与南岳尊。

追呼尚不忍,千载闻此言。

哀哉诛求尽,恸哭满江村。

作诗代民谣,庶以达周爰。

形式: 古风

书王氏墓碣寄子敬淀山湖上

少小慕节义,沟壑诚所安。

檃括游燕都,侯王不可干。

甘从渭滨叟,垂老尚投竿。

于世无一能,性颇好词翰。

王子钦姊节,兴言涕汍澜。

两髦尚如见,廿年骨已寒。

丐余书贞石,庶几垂不刊。

吾书复自读,亦能清肺肝。

一扫齐、梁习,谅可追孟、韩。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素庵诗

唯易有太素,太素质之始。

白贲垂皇象,彤车资帝理。

大飨尚玄尊,大路素帱尔。

伊尹言素王,后代滋文轨。

素冠时所庶,素衣时所喜。

素鞸心蕴结,素丝国风美。

五入为五色,以是悲墨子。

素功日以饰,素封日以侈;

素位日以逾,素质日以毁;

素悃日以诈,素道日以靡;

素餐日以滥,素节日以委;

素书日以憯,素问人日死。

流俗相纠错,纷纷竞齐紫。

庄子胶朱目,周鼎攦垂指。

救僿莫如忠,世变讵能止?

东海扬素波,中林潜素士。

吾其甘素饭,自可崇素履。

素抱何足言,素心但如此。

因爱素庵人,作诗扬素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清梦轩诗次孺允韵

王生思妙道,独居自相羊。

乃以清梦语,揭之在幽房。

处世实大梦,于梦差为长。

扰扰无时清,真精且沦亡。

孰能寡嗜欲,引之大觉乡。

鲁侯一何愚,欲往忧无梁。

太清日渊澄,中有生者忙。

吾闻接舆言,斯岂大无当!

古之得道者,夏能造冰凉。

西方有圣人,清净闻身香。

飞龙游上天,至冬乃伏藏。

谁知疑黄泉,可以登大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