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送常州张卿挂冠

清优四皓官,潇洒二疏颜。

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

如闻元老议,尚恐软轮还。

谁是尘埃者,清风合自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四位清高的官员如同皓月,两位疏放的颜容举止潇洒。
坚守正道只换得白发满头,在太平盛世独自选择归隐山林。
仿佛听到元老们的讨论,还是担心盛世不再,车轮回归尘嚣。
在这纷扰世间,谁能成为不沾尘埃的人,只有清风才值得去攀附。

注释

四皓:指秦末汉初的四位著名隐士。
官:官员。
潇洒:形容举止自然,不拘束。
二疏:指汉代的疏广和疏受两位官员,以清廉著称。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或经历。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买山:隐居山林。
元老:德高望重的老臣。
软轮:暗指盛世的车轮,象征国家的繁荣。
尘埃者:比喻世俗之人。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脱俗的官员在仕途上的清廉与孤独。"清优四皓官,潇洒二疏颜"一句中,“四皓”指的是古代四位隐居的高士,他们清高洁净,不染尘埃;“二疏颜”则形容面色平和,从容不迫,显示出诗中人物的高风亮节。接下来的"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清廉自守之士的赞美,他甚至愿意花费重金购买一座山,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如闻元老议,尚恐软轮还"则表现了诗中人物对于世俗纷争的担忧,即便是古代贤者也难免被卷入人世的是非之中。最后两句"谁是尘埃者,清风合自攀"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中的主人公与世俗之人的差异,他如同清风,不为尘世所染,而那些普通人却如同尘埃,被世事牵绊。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品行的描写,以及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于高洁人格的赞美,以及对于超脱红尘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代人送常州致仕张待制

心贪进退适全宜,上印飞书剧去翚。

荐口不加张柬老,明朝竟放孔戣归。

黄堂合有遗思在,青史还留后世稀。

此去江湖见鸥鸟,为言今合信无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去草

毵毵出土初如直,袅袅随风竞自斜。

漫借人锄劳刬拔,只消夜雨又萌芽。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

满目青青尽芜蔓,更于何处问蓬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古鉴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平山堂

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

横岩积翠檐边出,度陇浮苍瓦上生。

春入壶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

谢公已去人怀想,向此还留召伯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