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郢州郎使君

千人插羽迎,知是范宣城。

暮雪楚山冷,春江汉水清。

红鲜供客饭,翠竹引舟行。

一别何时见,相思芳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成千的人插上羽毛迎接,知道是范宣城到来。
傍晚的雪覆盖着楚地的山峦,春江汉水显得格外清澈。
鲜红的菜肴招待客人,翠绿的竹林引导着船只前行。
一别之后何时能再见,思念之情如同芳草滋生。

注释

千人:许多人。
插羽:装饰羽毛以示欢迎。
范宣城:历史上的范宣城,可能是某位名人。
暮雪:傍晚的雪。
楚山:泛指楚地的山。
春江:春天的江水。
汉水:长江的分支之一。
红鲜:鲜艳的红色食物。
翠竹:青翠的竹子。
一别:分别之后。
何时:什么时候。
相思:深深的思念。
芳草:象征爱情或思念的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千人插羽迎,知是范宣城”展示了盛大的欢迎场面,展现出郢州郎使君的威仪。

接下来的“暮雪楚山冷,春江汉水清”则描绘了一幅季节交替的景象。暮雪初融,山峦依然带有几分寒冷,而春天的江水却已经溶冰,流淌不息。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令的更迭和自然界的万千变幻。

“红鲜供客饭,翠竹引舟行”这两句则是送别之情的具体展现。红色的食物象征着热烈的情感,而翠竹则可能是指路边的绿色竹林,它们静静地在那里似乎也为离别增添了一份生机。

最后,“一别何时见,相思芳草生”表达了诗人对别离之人的深切思念。芳草生长于春天,象征着新生的生命力,也暗示着情感的萌发和成长。这句话充满了无尽的怀念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自然景色烘托,表达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愁和深深的相思之意。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夏侯审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佳期。

春水人归后,东田花尽时。

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

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夏侯校书归上都

后辈传佳句,高流爱美名。

青春事贺监,黄卷问张生。

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马行。

此回将诣阙,几日谏书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海州姚别驾

少年为长史,东去事诸侯。

坐觉千闾静,闲随五马游。

行人楚国道,暮雪郁林州。

他日知相忆,春风海上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监军李判官

上客佩双剑,东城喜再游。

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

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知君不久住,汉将扫旄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