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

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

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福建的山岭深邃何处寻?它远在东南方千里之外。
仓促的分别让人伤心,未来的重逢更是遥不可及。
隋朝河岸边微风轻拂柳絮,吴江边江水即将涨潮。
难道没有一同宿舍的记忆?回头时我轻划船桨怀念过去。

注释

闽岭:福建的山岭。
窅:深远、幽深。
何在:在哪里。
东南:东方和南方。
千里:一千里的距离。
仳离:离别,分手。
草草:匆匆忙忙,轻率。
会合:重逢。
迢迢:遥远。
隋岸:隋朝时期的河岸。
微吹:轻轻吹拂。
絮:柳絮。
吴江:指江苏南部的吴淞江。
欲上潮:即将涨潮。
肯无:岂能没有。
同舍:同一宿舍的人。
念:思念。
弭:停止,此处指划动。
轻桡:轻巧的船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的《送张景淳知邵武军》,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切怀念之情。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写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 开篇即以壮丽的山川景色,营造出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表达了离别之愁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草木生长变化的描写,隐喻人事变迁,情感的复杂和不易聚首,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 这里借助自然景象,如同细雨轻拂河岸,江水将涨,来表达内心的波动与期待,也许是对友人未来旅途中顺利和成功的祝愿。

"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结尾两句则直接流露了诗人的惆怅情怀,他似乎在追问自己是否会忘记这次离别,以及那些共同度过的时光。最后一句中的“轻桡”则可能指的是船桨,象征着回首过去,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学士使北

征盖霜空迥,飘飘迎塞鸿。

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

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

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其二)

水底元无月,衣中自有珠。

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涂。

瀑布寒云湿,觚棱瑞气扶。

遥知至乐地,不异在京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其一)

儒业金华贵,归心白鹤孤。

江山依旧在,轩冕向来无。

啸咏谁当共,登临未索扶。

浩然知此乐,迥与世人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苦闻小杜说扬都,当昔豪华今在无。

江势横来控南楚,地形前不瞰东吴。

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

得意莫忘京国友,踏尘冲雪奉朝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