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和林端隐韵

云压檐花重,溪禽湿不飞。

烟林生暝色,雨砌上苔衣。

暮鼓深村急,疏钟远寺微。

吟窗得新句,写向锦囊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云层压低,檐头花朵显得沉重,溪边的鸟儿因潮湿无法飞翔。
烟雾笼罩的树林渐渐染上暮色,雨后台阶上长满了青苔。
傍晚的鼓声在深村中急促响起,远处寺庙的钟声稀疏而悠长。
我在窗前吟诗,找到新的佳句,写下来放入锦囊带回家。

注释

云压:云层厚重。
檐花:屋檐上的花朵。
湿不飞:因潮湿不能飞翔。
烟林:烟雾缭绕的树林。
暝色:傍晚的昏暗色彩。
雨砌:被雨水打湿的台阶。
苔衣:青苔覆盖。
暮鼓:傍晚的鼓声。
深村:偏远的村庄。
急:急促。
疏钟:稀疏的钟声。
微:微弱。
吟窗:吟咏的窗户。
新句:新的诗句。
锦囊:文人用来装诗稿的袋子。

鉴赏

这首宋诗《席上和林端隐韵》是陈必复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后的静谧画面。首句“云压檐花重”,通过“云压”和“花重”形象地写出雨后花朵因湿润而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连屋檐都承受不住其重量。次句“溪禽湿不飞”,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溪边禽鸟因羽毛湿润而无法展翅飞翔的场景。

第三句“烟林生暝色”,通过“烟林”和“暝色”营造出雨后黄昏时分,树林笼罩在朦胧烟雾中的幽深意境。第四句“雨砌上苔衣”,则点明雨水打湿台阶,青苔趁机生长,增添了环境的湿润与荒寂。

第五、六句“暮鼓深村急,疏钟远寺微”,通过“暮鼓”和“疏钟”的声音,描绘了深村中傍晚的急促鼓声和远方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乡村生活。

最后两句“吟窗得新句,写向锦囊归”,诗人于这样的环境中觅得了灵感,创作出新的诗句,满心欢喜地收入锦囊,寓意着文学创作的喜悦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江南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的心境,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64)

陈必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步

清晓步幽径,庭芜带绿莎。

篱根惟有菊,池面已无荷。

高树蝉声急,远山寒色多。

小窗风日转,便觉似春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积潦简友人

暝锁层阴重,霾深失远峦。

积流上篱落,飞影度栏干。

石发梳风瘦,垣衣护雨寒。

深怀裹饭去,终愧往来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读后山诗

百世人参杜陵句,一灯晚得后山传。

天寒霜重隼孤击,木落江空花自妍。

绝代文章惊此老,半生心力尽他年。

后来不作嗟谁继,古意凄凉付断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偶出

野店荒鸡曙,篱荆带暝开。

漏声随雨尽,山色傍船来。

事业归书卷,生涯付酒杯。

溪翁往还惯,不怕白鸥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