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里中佳客旧孙陈,我自疏慵不见人。
目倦细书长掩卷,心游法界四无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南斋竹三绝(其三)》。诗中,诗人以“里中佳客旧孙陈”起笔,表达了对邻里好友孙陈的怀念和尊重,他们曾是诗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接下来的“我自疏慵不见人”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他因为自己的疏懒而少有交往,显得有些自我封闭。
“目倦细书长掩卷”描绘了诗人阅读时的情景,即使书籍再吸引人,他也因疲倦而常常放下,显示出他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心游法界四无邻”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沉浸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仿佛与世隔绝,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佛法或哲理的陪伴,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既有人间的温情又超然物外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修养和追求。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粗砂施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
空手远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
令尹西行去又回,西湖重把旧樽罍。
吏民再见鸡栖乘,犹道吾公挽不来。
前朝宫阙倚芒山,殿阁层层半岭间。
犹恐北来冈阜浅,太行东抱故孱颜。
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
高楼一闭三十日,遥忆岩头种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