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友相与至,竞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

虽无向时乐,惠好仍有加。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从前居住在洛阳,观赏过无数名园的繁花。
临近水边又有翠竹环绕,鲜艳的色彩映照着红霞。
好友们一同前来,竞相畅饮,欢乐无边。
如今我已年迈,两鬓斑白,却并未失去青春的光彩。
昨日来到湖畔,碧波荡漾中可见嫩绿的菖蒲芽。
这份心情十分满足,做个小官并非初衷,倒也无悔。
更何况承蒙你们的关爱,冒雨摘下春天的花朵赠予我。
虽然没有往日的欢乐,但友情更加深厚。

注释

畴昔:从前。
名园:著名的园林。
临水:靠近水面。
荫竹:竹林遮阴。
艳色:鲜艳的颜色。
彤霞:红霞。
良友:好友。
竞饮:争相饮酒。
老翁:老人。
鬓发:鬓角的头发。
蒲芽:菖蒲的嫩芽。
颇已:已经相当。
薄宦:微小的官职。
初嗟:最初的感叹。
蒙见怜:承蒙你们怜爱。
春葩:春天的花朵。
向时:往昔。
惠好:恩惠和友情。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胡武平遗牡丹一盘》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在洛阳观赏名园繁花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他感叹如今自己已老,但仍能感受到湖上景色的惬意,特别是好友赠送的牡丹,虽然欢乐不如往昔,但友情之惠却更加深厚。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感激之情。整体风格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之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胥员外之复州景陵尉

城隅汉水阔,正足槎头鳊。

采荇兼登俎,施罛不贵钱。

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

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舣舟昭亭送都官暂归钱塘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

兹对昭亭山,将行还有作。

别离此与彼,终始情不薄。

我为解羁马,君乃高飞鹤。

尘蹄未能息,健翅怀栖泊。

寻巢望吴田,一傍华亭郭。

况多丹顶雏,坐看翔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茶灶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荆山

和楚人,兹楚地。泣玉山,无所记。

但见楚人誇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

傥有鬼,定无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