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河驿初见嵩少

我行日益深,所遇日益好。

森然过绝壁,惨淡石色老。

层峰乍崩奔,峻峡忽开导。

清溪泻两间,浅濑浮水鸟。

萦纡石路窄,构架野桥小。

娟娟翠筱寒,时见木合抱。

危亭偶平旷,是日见嵩少。

峨峨重云外,傲睨插苍昊。

坐令群山势,凌轹困籍蹈。

平生忽俗事,丘壑情所好。

无谋苟自给,薄官废幽讨。

岂无幽栖士,顾我林下笑。

会当采芝去,富贵曷足道。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行走的路径越来越深,遇到的事物也越来越美好。
穿越深深的森林,眼前是陡峭的崖壁,岩石的颜色显得苍老而沉闷。
层层山峰突然崩塌,险峻峡谷豁然开朗。
清澈的溪流在山谷间流淌,浅滩上漂浮着水鸟。
蜿蜒曲折的石路狭窄,简陋的野桥小巧玲珑。
翠绿的细竹在寒风中摇曳,偶尔可见树木紧紧相拥。
偶然间,我来到开阔的高亭,看到了嵩山和少室山的壮丽景色。
那重重叠叠的云层之外,山峰傲视苍穹。
这些山峦的气势让我感到震撼,仿佛能踏平一切困难。
一直以来,我厌倦了世俗之事,对山水之乐情有独钟。
我没有深思熟虑,只求简单自给,对于微小的官职,我放弃了深入探索。
难道没有隐居的贤士,在山林中嘲笑我的浅薄吗?
我终将要去采摘灵芝,世间富贵又怎能与这山林之乐相比呢。

注释

日益:一天比一天。
森然:茂密的样子。
绝壁:陡峭的悬崖。
峻峡:险峻的峡谷。
清溪:清澈的溪流。
萦纡:弯曲盘旋。
幽栖士:隐居的贤士。
采芝:象征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深山中行走的景象,诗中的意境幽深而又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我行日益深,所遇日益好”表达了诗人随着行走深入,对周遭环境越发欣赏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审美逐渐升华。

“森然过绝壁,惨淡石色老”中的“森然”形容山势的雄伟,“惨淡石色老”则描绘了岩石由于年代久远而呈现出的苍老面貌。这里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有诗人对于自然力量和永恒的感慨。

“层峰乍崩奔,峻峡忽开导”中的“层峰”、“峻峡”描绘了山势的险峻,而“忽开导”则是说在这险峻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通路。这样的转折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探险精神。

“清溪泻两间,浅濑浮水鸟”中的“清溪”、“浅濑”、“浮水鸟”都是静谧的画面,但也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强化了自然之美的表现。

接下来的“萦纡石路窄,构架野桥小”则是对道路和桥梁的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行走中的不易,以及他对于这些简陋但实用的设施的欣赏。

“娟娟翠筱寒,时见木合抱”中的“娟娟翠筱寒”形容着树木的美丽,而“时见木合抱”则可能是指树木间相互依偎的景象,这里有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温暖的赞美。

“危亭偶平旷,是日见嵩少”中的“危亭”、“平旷”和“嵩少”都是对山势的描述,其中“是日见嵩少”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高峰的追求和向往。

“峨峨重云外,傲睨插苍昊”则是在描绘山与天空相接处的壮丽景象,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更加开阔和自如。

“坐令群山势,凌轹困籍蹈”中的“坐令”一词有召唤、安排之意,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坐在高处,俯瞰着下方的群山。这里的景物已经不再只是自然景观,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相呼应。

最后,“平生忽俗事,丘壑情所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他更喜欢那些偏远幽静的地方和事情。这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态度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有所叹

达士不可羁,其次远羁绊。

我无达人风,又不能自远。

纷纷随世俗,碌碌走薄宦。

其来或遭驱,其去或被挽。

吾求亦何有,五斗固易办。

不师陶渊明,腰为小儿俯。

由来为贫仕,荣辱何敢辩。

乘田与委吏,孔子不云贱。

形式: 古风

有所叹五首(其五)

卫青功高不荐贤,犹有苏建能拳拳。

魏其已诛武安死,将军畏祸无敢言。

田窦安知天下士,可是一言谁得罪。

当忧磊落世上奇,白头骑奴安得知。

形式: 古风

有所叹五首(其四)

蝎能毒人不能死,人能捕蝎残其类。

世人意恶蝎为虐,人蝎相残竟谁至。

不参彼已怨一方,自古诗人以为刺。

我疑人酷蝎所羞,何暇区区论蝎罪。

形式: 古风

有所叹五首(其三)

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

周公洒灰教后世,顾我龌龊不忍施。

越人嗜汝过刍豢,芼以芳香侑朝饭。

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