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气氛和旅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开篇“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两句,以蝉鸣声和空旷的桑林、萧瑟的关道营造出边塞秋日的孤寂景象。蝉鸣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八月则是古人纪年的方式,指的是深秋。
接着“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旅途的艰辛。诗人通过对比出塞和入塞的寒冷,以及随处可见的黄芦草,描绘了一种无尽的孤独和凄清。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往旅者的感慨。幽并指的是边塞地区,这里的旅者都被时光磨砺,沧桑巨变中变得苍老。尘沙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的无常。
最后“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两句,是诗人对某种生活态度或某类人物的反思。游侠儿通常指的是那些喜欢炫耀自己武功或马匹的人,紫骝则是良马的代名。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去模仿那些只知夸耀自己的武功和高贵马匹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写和对过往旅者生活态度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
不详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徵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