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哀伤景象的诗,通过对亡将的悼念和对战争苦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将军的墓地在边塞之上,显得尤为凄清,这里的“惨惨”形容一种悲哀和荒凉的情景。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部曲”指的是军队中的士兵,“相吊”则是互相怀念之意。诗人通过这里的字句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哀伤,以及这些消息传遍各地的广泛影响。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战事的反思,“功勋”指的是军功和勋章,而“被黜”则意味着这些曾经的成就现在已经不再被认可或是遭到了贬抑。“兵马亦寻分”表明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战马也要分散,战争结束了,但留下的只是伤痕。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黄龙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这里被用来强调边疆的荒凉和守军的孤独与寂寞。“唯当哭塞云”则是诗人表达自己面对这种景象时的心情,只能向着那遥远的塞上之云发泄自己的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将士生活的描绘,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哀伤,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不详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