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隼被鴳姿知有累,豺惊羊质固非真。
谩誇鲁国多儒士,敢到君门止一人。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宋祁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伪、质量的深刻认识。首句“隼被鴳姿知有累”用隼(一种鸟)和鴳(一种鱼)的外貌来形容那些表面光鲜却内在空虚之物,指出它们虽然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实际上是存在瑕疵的。第二句“豺惊羊质固非真”则以豺(野兽)和羊的本性来比喻,说明某些东西看似平静、温顺,其实并非真正如此。
第三句“谩誇鲁国多儒士”指出了孔子故乡——鲁国儒生众多,但许多人只是沽名釆誉,并无真才实学。最后一句“敢到君门止一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才能、值得推崇的人物的严格标准,即便是在儒士云集的地方,也只有极少数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整首诗体现了宋祁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以及他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和重视。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仗,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即在表面的繁华背后,有着更为本质的评判标准。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薄暮歌钟宴平乐,黎明车骑过宜春。
身长六尺饥将死,唯是平原厌次人。
桓景全家遂得仙,佩萸吹菊对陶然。
汝南鸡犬缘何事,不似淮王许上天。
鸡檄防边未得休,久停欢酌为前筹。
良辰床赏何忧晚,他日三公尚黑头。
远梦回时路已迷,三更霜月倚楼西。
惊乌有底无穷恨,取向琴中作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