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银青挽词二首(其一)

名自乌台发,恩从凤沼深。

盐梅和众口,金玉比诚心。

澹泊平生事,弥留一病侵。

遗言自无憾,朝野为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我因乌台事件声名狼藉,皇帝的恩典从宫中深处而来。
像盐梅调和众人的口味,我以金玉般的心灵保持忠诚。
一生淡泊名利,如今疾病缠身更甚。
临终遗言没有遗憾,朝廷与民间都为之动容泪湿衣襟。

注释

名自乌台发:因乌台事件声名狼藉。
凤沼深:宫中的深处,代指皇恩深厚。
盐梅和众口:比喻调解纷争,显示公正无私。
金玉比诚心:以金玉比喻诚实不渝的心。
澹泊平生事:一生淡泊名利。
弥留一病侵:病情严重,生命垂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傅银青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人品的赞美。首句“名自乌台发”暗示傅银青的名声起始于艰难时期,可能是指在政治斗争中崭露头角;“恩从凤沼深”则象征着傅银青受到朝廷的深重恩宠,可能因其才能和忠诚而得到重视。

“盐梅和众口”运用了比喻,盐梅象征着傅银青的公正和调解能力,能调和众人意见;“金玉比诚心”则赞誉其人格高尚,如金玉般纯粹,待人以诚。接着,“澹泊平生事”描述傅银青一生淡泊名利,行事低调;“弥留一病侵”则表达了他对疾病的抗争和最终的离世。

最后两句“遗言自无憾,朝野为沾襟”直抒胸臆,傅银青临终时没有遗憾,他的美德和贡献让朝野上下都为之动容,涕泣不已。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喜王巩承事北归

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

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

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

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喜雨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

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

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

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喜雨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一)

发函宽大一封书,卧阁雍容三日馀。

旋见雪花投夜落,未应天意与人疏。

瓦乾淅淅初鸣霰,畦润渐渐想没锄。

高会梁园遗胜在,早知词赋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