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着诗招隐,何须酒引陶。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
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
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处权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高洁品格。首句“已着诗招隐”表明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愿望,这里的“隐”指的是远离尘世,寻求心灵的宁静。紧接着,“何须酒引陶”则是说没有必要像古代诗人陶渊明那样借酒来忘却忧愁,因为诗人认为自己的胸中已经有着奔腾不息的思想泉源。
“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广,像两条河流一样奔腾,其创作之丰富也如同波涛一般。这里的“泾渭”指的是古代两条大河,比喻胸中思想的宽广和深邃。
接着,“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则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的选择——及时关上心扉,远离尘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将自己置于一个较为“高”的位置,以观世事。
最后两句“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况和自嘲。这里的“少陵老”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他在晚年时常自称“少陵野老”。而“鹦鹉啄金桃”则是一种仙境中的情景,借以表达自己虽然未能达到高尚的艺术成就,但仍旧保持着一颗向往美好事物的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将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不详
鬓丝殊觉老,泪血更伤春。
阅世元如梦,除天总是尘。
有心耽传癖,无意媚钱神。
坐怪三衢守,书来不到闽。
已秀不成实,长怀事可吁。
宁论日下鹤,遽失掌中珠。
扰扰遭斯厄,冥冥丧厥躯。
高堂亲白发,泪眼尚青枯。
已恨春风过,犹欣夏日长。
莺喧桑已葚,燕乳麦初芒。
白发悲如许,青鞋乐未央。
归来安客舍,更有北窗凉。
旧好崔亭伯,新交阮仲容。
招携来白水,祖饯过中峰。
谷暖芊芊树,云深杳杳钟。
兵戈一分袂,惆怅几时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