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七十九)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散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饥餐混饮浑无事,自在沩山水牯牛。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淡泊超然的态度描绘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人将世间纷扰比作短暂而浮华,反观山丘,象征着永恒与宁静。青松与碧涧,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寓意着坚韧与持久的生命力。山云与夜月,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心灵的寄托。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而“饥餐渴饮浑无事,自在沩山水牯牛”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自己比作水边悠闲的水牛,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简单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的忙碌与山林的宁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心灵得以栖息的诗意画卷,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

著黑衣,护黑柱。虎不食斑,恶伤其侣。

云何狮子身中虫,终朝返食狮子血。

忍痛金毛不作声,个中滋味难分雪。

从咬齧,愿尔回光返照时,始信虚空无两舌。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一)

下初死却爷共娘,二十馀年割不断。

今朝打破骨董箱,请我升堂举公案。

古灵平地起风波,瞌睡禅人不奈何。

地狱天堂都莫问,大家随例吃燠鹅。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二)

佛病与祖病,众生心上疑。

情尘一念脱,消散如风吹。

试问诸病源,起灭从何依。

来从何所来,去向何所归。

若能直下见,苦痛无毫釐。

不见维摩老,文殊问疾时。

聚头说药方,失却狮子儿。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三)

得者长生,服之不死。神农不知名,耆婆无处讨。

破除佛祖病,扫荡无明烦恼。

物物头头不覆藏,灵光洞耀何人晓。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