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妙叶如何会,罗仙隐身露衣带。
芙蓉克家桐城孙,海上閒名闻至尊。
天书夜到道林宫,大钟横撞山?珑。
山容光泽鸟声乐,一番佳气生岩丛。
曹溪宝林甲天下,楼观翔空盘万瓦。
梦中先已逢祖师,异世曾同香火社。
人言骨清辟瘴雾,隘词一律撩人怒。
大阳直裰果有灵,所至自有天龙护。
寄语山头锡杖泉,久枯遽涌宁非天。
老师不作奇特想,已脱圣凡情量缠。
不详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已披出世衣,影莫落尘俗。
何山无丛林,栖息一枝足。
奈何清净心,甘受热恼毒。
譬如伏枥马,心不忘驰逐。
又如火铁丸,气燄不可触。
礼禅客湘山,山翠在眉目。
盖尝视此辈,高笑一捧腹。
今亦欲还乡,当戒前车覆。
吾闻真实心,不受罪与福。
精进缘不懈,此语君勿恧。
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
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
惊起荷山大字遂,?珑撞钟山答应。
夜灯午梵赛心愿,望归引领如鹤颈。
一朝骨祖在面前,笑不成声两目瞪。
小儿化去聊折灾,妇翁告殂适其命。
但得夫妻各身健,回观阁中夜鸣磬。
欲知成佛妙法门,不与人争是捷径。
武陵源深并溪入,无数桃花闹春色。
水面红云欲崩坏,波间烂锦光相射。
昔人误行偶见之,归来醉眼眩红碧。
秦时鸡犬不闻声,但觉晓窗烟雾白。
那知紫府亦仙源,此华万树烧晴川。
少年苾刍谁教汝,照花作意开幽轩。
灵云说悟被花笑,南泉欺客花不言。
何如睡足无一事,倚栏红雨春风颠。
愁来想见故山路,未归先作山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