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友山南山新居(其二)

幽居稳占南山下,人迹稀疏水竹村。

转巷始知犹有路,傍湖更好别开门。

酒尊尽日尝谋妇,诗课閒时略抱孙。

孤鹤不来高士少,暗香且伴月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安静地居住在南山脚下,人烟稀少的水竹小村。
穿过小巷才知还有出路,临近湖边更宜开一扇门。
整天饮酒与妻子共谋生活,闲暇时抱着孙子吟诗作对。
孤鹤不至,意味着高雅之士稀少,只有暗香陪伴着月色黄昏。

注释

幽居:隐居。
南山:南方的山。
人迹稀疏:人烟稀少。
水竹村:水边竹林的小村庄。
转巷:穿过小巷。
犹有路:仍有道路。
傍湖:靠近湖泊。
别开门:另辟新门。
酒尊:酒壶。
尝谋妇:与妻子共度生活。
诗课:写诗研习。
略抱孙:偶尔抱着孙子。
孤鹤:孤独的仙鹤。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暗香:清淡的香气。
月黄昏:月落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幽静的山中生活,南山下的人迹稀疏,水边竹村的宁静景象。诗中的“转巷始知犹有路,傍湖更好别开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即便是身处偏远之地,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并在湖畔找到了更加理想的居所。"酒尊尽日尝谋妇,诗课閒时略抱孙"则透露出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一边品味美酒,一边思考家庭事务,或是在闲暇时光里抱着孙子,这些都是对传统生活情趣的描绘。

诗中还流露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怀和对孤独高洁之士的向往,"孤鹤不来高士少"表达了对那种难以遇见的高尚之人的渴望。而"暗香且伴月黄昏"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与微弱的花香相伴,享受着月光下独自的一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心境,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家国的牵挂和个人情感的丰富。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元友山南山新居(其一)

桃柳参差出短墙,小楼突兀看湖光。

出门便与青山对,读易能消白日长。

砚石洗来如玉润,药苗晒得似茶香。

邻僧亦有通文者,常把诗来恼漫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公退曝日

公退无营懒读书,出门佳客费招呼。

閒搔短发身将老,独坐长檐日未晡。

溪女卖鱼随市价,村夫骑马纳官租。

劳生役役知何益,却笑今吾即故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六月雨

骤雨忽终日,高田知有秋。

斜风驱溽暑,平地作交流。

屋漏忙移坐,泥深懒出游。

美哉今夕睡,凉意已浮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凤凰山故宫

渐无南渡旧衣冠,尚有西湖风雨寒。

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

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

惟恨馀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