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渐无南渡旧衣冠,尚有西湖风雨寒。
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
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
惟恨馀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孤寂的情感。"渐无南渡旧衣冠"表达了时光流逝,往昔繁华不再的哀愁,而"尚有西湖风雨寒"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杭州西湖这一自然景观依然保持着亲切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中,"凤鸟"和"鸱夷"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它们的不再出现象征着祥瑞已失,时代的荒凉。"山寂寂"与"海漫漫"则强调了这种荒凉感的广阔无边。
在"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中,诗人描写了一种荒废与禁止的景象。尽管樵夫的活动受到了官方的限制,但诗人依然可以在这被忽略的旧苑中独自欣赏那逝去时光留下的烟花。
最后两句"惟恨馀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表达了对远去岁月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不舍。"馀杭门外柳"可能是诗人心中一处难忘之地,而"长年不了送征鞍"则显示出一种无尽的离别之苦,似乎时间无法抚平这份离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凤凰山故宫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祥瑞消逝以及个人离别之痛的深切怀念。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曾是阿房学舞人,玉箫旧谱尚随身。
喜归商岭寻仙药,忍见秦宫化劫尘。
松蜜春腴差可饱,槲衣秋碎不须纫。
凭谁唤起勾龙爽,更写湘妃与洛神。
杖藜久不到西坡,苔上梅花积渐多。
野屋荒凉谁管领,酒尊期会竟蹉跎。
韶光二月已强半,乐事一生能几何。
赖有邻园春可折,洗瓶斜插在行窝。
腊中晴色久,霜月冷森森。
可但思元度,惟应忆道林。
三更难得晓,一片欲归心。
有约分苔石,南山苍树阴。
诸老俱尘土,令予双泪流。
几年能再见,一气故应休。
江左衣冠尽,人间翰墨留。
空山茅屋底,野史属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