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
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
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
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狂客贺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阴道士的欢迎。
御赐一池镜湖水,为您游赏在山光水色之中。
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生。
看到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场大梦,使我凄然伤情。

注释

贺季真:即贺知章,季真是贺知章的字。
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来的仙人。
杯中物:即酒。
语出陶潜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松下尘:已亡故的意思,古时坟墓上多植松柏,故云。
语出释昙迁诗:“我住刊江侧,终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本事诗》: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
舍于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声益光赫。
“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武后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也。
四明:浙江旧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
四明山,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南。
《名山洞天福地记》:四明山,周围一百八十里,名丹山赤水之天,在明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的故乡。
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沼:池塘,这里指镜湖。
故宅: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会稽志》。
唐贺秘监故宅在会稽县东北三里,遗址今已不存。
念此杳(yǎo)如梦,凄然伤我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饮酒怀念旧友的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诗中的"四明有狂客"设定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角色形象,而"风流贺季真"则透露出这个人物的不凡品格和才华横溢。"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显示出诗人与这位狂客在长安偶遇时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互相欣赏。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这两句表达了过去曾经共同享受酒宴欢乐,如今却变成了一地之下、无人问津的情形。这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隐含着一种世事无常的人生感慨。

最后,"金龟换酒处,卻憶泪沾巾"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在一个曾经用金龟(可能是一种装饰品或是象征财富的物件)换酒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哀伤。泪沾巾,泪水湿润了袖子,是对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时的无奈与感伤。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二)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

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

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平虏将军妻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

君心自有悦,妾宠岂能专。

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

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其一)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