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璀璨谁将玉作春,天魔故恼老诗人。
金炉送在东堂手,便有清香通四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香。以下是对此诗的鉴赏:
璀璨谁将玉作春 —— 这一句通过“璀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就像珍贵的玉石一样,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
天魔故恼老诗人 —— “天魔”在这里象征着干扰和困扰,诗人通过“故恼老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不为外界所扰。
金炉送在东堂手 —— “金炉”象征着高贵与纯净,通过“送在东堂手”,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在一个宁静、雅致的环境中享受着那份美好。
便有清香通四邻 —— 这句话表达了从金炉中散发出的香气,如同春天里清新的空气,能够遍布周围的一切,让所有感受到的人都能得到心灵上的滋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内心对于宁静与纯净追求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面对天命、世事的无奈与超然。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何人弹铗苦思鱼,食肉而飞亦任渠。
谁见东堂病居士,山僧乞食亦分馀。
道人三昧一壶中,笔下惊蛇怖小童。
日日松间好消息,酒香先过野桥风。
栏干倚尽赤旃檀,卢橘花开秀巘寒。
会取虚庵留客意,小窗疏日上蒲团。
应念萧寒槁木身,殷勤分寄岭头春。
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