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亭子高耸在飞鸟之外,客人来到时仿佛与云齐平。
树木点缀着千家炊烟显得渺小,天空环绕着万座山岭显得低垂。
残留的彩虹挂在陕西北部,急促的大雨穿越关西而过。
酒壶沿着青色的石壁摆放,瓜田紧紧依偎在绿水溪边。
微不足道的官职何需挂齿,热爱交友的我们相伴相携。
唯有那家乡的田园,我依恋地遥望而不感迷茫。

注释

亭:供人休息观赏的建筑,通常位于高处或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鸟外:高于飞鸟的高度,形容亭子位置极高。
客:来访的人。
云齐:与云层平齐,形容人或物的高度。
树点:树木如同点点,这里形容从高处看下去的景象。
千家小:众多房屋看起来很小,形容视角之高远。
天围:天空像一个圈子包围着。
万岭低:众多山岭在这样的视角下显得低矮。
残虹:雨后剩余的部分彩虹。
挂:悬挂,指彩虹横跨天际的样子。
陕北:陕西省北部地区。
急雨:突然而猛烈的雨。
酒榼:古代装酒的器具,类似壶。
缘:沿着,顺着。
青壁:青色的石壁,形容自然景色之美。
瓜田:种有瓜果的田野。
微官:地位低微的官员,自谦之词。
何足道:不值得提起。
爱客:喜爱交友,待客热情。
相携:相互陪伴,一起行动。
乡园:故乡的田园,代指家乡。
依依:留恋不舍的样子。
望不迷:远望而心不迷失,表示对家乡的深情和清晰的记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时节,诗人与朋友们一同登上虢州西亭,观赏周围的景色。首句“亭高出鸟外”,通过对比鸟儿的高度,形象地表达了亭子的高耸,给人以凌空望远之感。紧接着,“客到与云齐”则描绘了一幅天然与游子相遇的画面,彰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欢迎。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示了一个生动的乡村风光。小树点缀在千家之间,远处的山岭被蓝天所环绕,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感觉。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则转换了景象,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雨,残虹(可能是指彩云或雨后的彩虹)悬挂在陕北,而急雨则从关西而来,这两句诗表现出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和诗人对天气突变的观察。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丰饶。酒榨(酿酒用的器具)沿着墙根延伸,而瓜田则紧邻着清澈的溪流,这些都是乡间最为平和的画面。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微薄官职的淡然,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为小官,但在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时候,这些世俗的职位变得不再重要。

最后,“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家乡和田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在这片充满自然风光的地方,即使远行,也不会感到迷茫和失落。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家乡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璋公不出院,群木闭深居。

誓写一切经,欲向万卷馀。

挥毫散林鹊,研墨警池鱼。

音翻四句偈,字译五天书。

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

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

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

不知将锡杖,早晚蹑空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佐郡思旧游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列宿光三署,仙郎直五宵。

时衣天子赐,厨膳大官调。

长乐钟应近,明光漏不遥。

黄门持被覆,侍女捧香烧。

笔为题诗点,灯缘起草挑。

竹喧交砌叶,柳亸拂窗条。

粉署荣新命,霜台忆旧僚。

名香播兰蕙,重价蕴琼瑶。

击水翻沧海,抟风透赤霄。

微才喜同舍,何幸忽闻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

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

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稀。

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

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