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悬星月更无云。
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地面与山林相连,其间点缀着坚硬的石头;天空中悬挂着璀璨的星辰和明亮的月亮,没有一丝云彩来破坏这份纯净。池塘中的水映照着满树的惊鸥(一种鸟类),水面平静如镜,偶尔传来几声瀺灂(古代一种乐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尤显突出。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纷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瀺灂之声在夜深人静时响起,更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恬淡宁静的情怀,营造出一种诗人独处山水间,心境澄明、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的意象。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帘外无尘胜物外,墙根有竹似山根。
流泉不至客来久,坐见新池落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