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逢友人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还在前往大海的路上,暂且靠船边询问渡口。
世间的生命和财物都被盗贼抢光,地方官员也变得贫穷困顿。
梦境中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现实中换成了新的权贵之人。
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如此,你不必独自为此伤心落泪。

注释

沧海:大海,这里比喻广阔的世间或理想之地。
倚舟:靠着船舷,形象地表达诗人的迷茫或暂时停留。
寇盗:强盗,指侵扰社会安宁的人。
方镇:古代的地方长官,如节度使。
沾巾:流泪,古代习俗中表示悲伤或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后的荒凉与贫困景象,以及对于变迁世事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表达了对远方无法到达的渴望和对当前处境的询问。"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则直白地指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贫困状态。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面对新兴权贵的无奈。最后,“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则是诗人对朋友所说的话,表达了一种世事难以预料,对于变迁无常的接受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于乱世之中的哀伤与超然。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初秋寄友人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

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

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初夏寄顾绍宗

江上偶分袂,四回寒暑更。

青山无路入,白发满头生。

郢浦雁寻过,镜湖蝉又鸣。

怜君未归日,杯酒若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池阳所居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

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即事中元甲子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閒。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