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五首(其二)

老骨槎牙不入时,可看霜雪点须眉。

短披樵褐形如鹤,长把农书手欲龟。

饥饱生前皆有定,文章死后竟何禆。

凭高欲说无人会,早暮南窗盼绿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夫形象,他骨骼突出,与时代格格不入,白发苍苍,仿佛被霜雪染白了鬓角和胡须。穿着简朴的樵夫衣裳,身形瘦削,如同一只鹤立于田野之间。手中常握着农书,手指似乎因常年劳作而变得粗糙,犹如龟壳。生活的起伏在他面前似乎都有固定的轨迹,无论是饥饿还是饱足,都是命中注定。对于生前的功名文章,在他死后是否还有意义,他或许有所疑惑。站在高处想要诉说心中的感慨,却无人理解,只能在南窗之下,期盼着绿猗的到来,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期待交织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夫平凡而又深刻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与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五首(其三)

冷看风涛起怒鹏,自惭无力逐飞腾。

林泉襟韵清如水,儒素门墙淡似僧。

凉与竹奴分半榻,夜将书奶伴孤灯。

人生适意祇如许,玉署金门不用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杂兴五首(其四)

六月犹披紫绮裘,酸咸世味不相投。

清泉绕屋声声冷,高竹依檐叶叶秋。

挥汗读书如有慕,撚髭安字更何求。

向无二事消閒日,谁遣先生一段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杂兴五首(其五)

甘死蓬窗笑我痴,兴来况值夜凉时。

閒中不觉年华促,归去方知宦路危。

酒瓮沉沉倾玉瀣,簟筠细细蹙风漪。

月残梦醒诗初就,枯笔长抛网蟢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莲花

水仙微步碧玻璃,家在湘湖西复西。

清欲濯缨长在水,妙曾斲鼻不污泥。

已知净社曾参问,合是濂溪善品题。

欲采远香无觅处,拿舟惊起两凫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