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书事

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

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

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

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与故里亲友逐一告别,归隐沧洲的愿望尚未实现。
秋风吹拂着五陵的树木,晴空下六街的远山清晰可见。
此处美景常年相伴,无机心之处皆是悠然闲适。
何时能置身于世外云天,以避开衰老与别离之苦呢?

注释

出送:送别。
乡人:故里亲友。
尽:逐一,全部。
沧洲:古代常指隐士居所,这里指归隐之处。
未得还:尚未实现,未能实现归隐愿望。
秋风:秋季的风。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泛指京城附近名胜古迹或富贵人家之地。
树:树木。
晴日:晴朗的天气。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主要街道,这里泛指城市街道。
山:远处的山峦。
有景:此处有美景。
终年:全年,整年。
住:相伴,伴随。
无机:无机心,不存世俗功利之心。
是处:到处,处处。
闲:悠闲,闲适。
何当:何时能够。
向云外:到世外云天,指远离尘世纷扰之地。
免:避免,避开。
老:衰老。
别离间:别离之苦,离别的痛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首句“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归去的无奈。接下来的“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则是通过对长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落寞孤独的情绪。在这两句中,“五陵”和“六街”都是对古都长安特有地貌的指代,诗人借此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第三句“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与愿违境遇的一种接受态度,同时也表明了即便是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仍能保持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最后两句“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超脱尘世的纷扰,达成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离别与自我精神追求的一种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湖赠僧子兰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

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

竹落穿窗叶,松寒荫井枝。

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北山书事

黄河一曲山,天半锁重关。

圣日雄藩静,秋风老将闲。

车舆穿谷口,市井响云间。

大野无飞鸟,元戎校猎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归旧山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樵客相逢悲往事,林僧闲坐问归期。

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

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甘露寺僧房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

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