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除目

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

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

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

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君主看重艰难而非爵位,想要用铜山打造虎符以示威权。
天上的旧友正在起草圣旨,山中的隐士则在阅读任命文书。
官员们竞相晋升,权贵们为长远目标而惭愧。
平定乱世、扶持国家重任当前,不知廉颇和蔺相如会如何应对。

注释

君王:指皇帝。
轻:不重视。
爵:贵族封号。
艰虞:艰难险阻。
天上:比喻朝廷或高位者。
故人:老朋友。
修诏草:起草诏书。
幽子:隐居的人。
除书:任命书。
轩裳:官服,代指官员。
衮衮:形容众多官员。
肉食:指有权势的人。
愧:感到惭愧。
戡乱:平定乱世。
扶颠:扶持危局。
廉蔺:廉颇和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将相和事例。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作品《观除目》,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政的担忧和批判。开篇“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两句,描绘了一种政治上的混乱与权力滥用的场景,"轻爵重艰虞"暗示统治者对待官职的态度轻率且难以担当,而“铜山铸虎符”则是对权力寻求加强控制手段的一种隐喻。

紧接着,“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两句,诗人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政治生活的两重天地。一方面,有“天上故人”在高位上筹划政策、撰写诏令,这里“天上”象征权力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山中隐逸之士静观时事,"看除书"可能指对政治形势的冷眼旁观或是对旧有的典籍进行研读以寻求智慧。

第三句“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中,“轩裳衮衮”描绘了官员们争相进入朝廷的热闹场景,而“肉食纷纷愧远图”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的政治行为的失望与责备。

最后两句,“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中,“戡乱扶颠”表明当前社会需要有人出手整顿混乱、扶正倒置,而“不知廉蔺果何如”则是诗人对未来局势的不确定和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和深刻洞察,抒发了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批判与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收录诗词(118)

胡天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乘龙,以字行。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 号:松竹主人
  • 籍贯:元岳州平江

相关古诗词

庆李千户纳室

辕门佳气晓氤氲,觱篥筵开酒半醺。

鸾扇低回人似玉,虎牙颠倒从如云。

花开秾李春犹小,帐掩流苏夜正分。

从此谈兵应有助,木兰元是女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寨居干粮吴景祥

甑有尘埃釜有蛛,匡围未解意何如。

西山紫蕨和云采,南谷黄精带雨锄。

门外更无千斛米,腹中空有五车书。

吴江见说深如海,何惜馀波活鲋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忆孟兄季弟

兄弟相看各一方,别来俱各鬓成霜。

江山千里犹比屋,风雨几番能对床。

海燕年深长作客,塞鸿天远不成行。

擎杯莫负黄花酒,来看南塘万竹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诣石牛寨谒汤元帅

函谷门开隼脱鞲,独携霜骨傲穷秋。

故无六祖三间屋,羞上元龙百尺楼。

老褚独怜胜翠被,布衣犹待解貂裘。

明朝拟访林边竹,还许吟驴借我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