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六)

万般照破,无一点闲愁,萦系心目。

种柳栽花园数亩,不觉吾庐幽独。

闲上高台,溪光山色,一洗襟尘俗。

小庵深处,萧然无限修竹。

尽日闭却柴门,故人相问,扣户来车毂。

相对围棋看胜负,更听弹琴一曲。

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

村歌社舞,为予倒尽千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万事照耀,心中没有一丝闲愁,萦绕在心头。
种植柳树和开辟花园数亩,不知不觉间我的小屋变得幽静独立。
闲暇时登上高台,溪水山色洗涤世俗尘埃。
在小庵深处,只见无数修长的竹子静静地生长。
整天关闭柴门,老朋友来访,敲门声如车轮滚动。
我们一起对弈棋局,倾听一曲琴音。
我们忘却身份,热烈讨论,别让人打扰。
乡村的歌声舞蹈,为我倾倒出千斛的欢乐。

注释

照破:照亮、驱散。
闲愁:无事之忧愁。
萦系:缠绕、牵动。
吾庐:我的房子。
幽独:幽静孤独。
高台:高处的平台。
襟尘俗:衣襟上的尘世俗气。
修竹:高雅的竹子。
柴门:简陋木门。
车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此处比喻敲门声。
尔汝:你我之间亲密无间的称呼。
剧论:深入热烈的讨论。
村歌社舞:乡村的集体歌舞活动。
千斛:极言数量多,此处形容欢乐之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万般照破, 无一点闲愁,萦系心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已经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欲望都看破,不再挂怀。这是一种禅意,也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

接着,"种柳栽花园数亩,不觉吾庐幽独。闲上高台,溪光山色,一洗襟尘俗"展现了诗人隐居的景象。在这片自营的园地中,诗人不仅找到了心灵的安顿,而且在自然之美中,得以远离世间的喧嚣和污浊。"闲上高台"则是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这种高度给了他更为开阔的心胸去接受山水之美。

接下来,"小庵深处,萧然无限修竹。尽日闭却柴门,故人相问,扣户来车毂"继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生活图景。诗人在自己的小庵中,与世隔绝,只有竹影伴随。这份宁静连续到夜晚,即使是老朋友来访,也只需轻轻扣门,不必大张旗鼓。

最后,"相对围棋看胜负,更听弹琴一曲。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村歌社舞,为予倒尽千斛"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和生活的雅致。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们沉浸于围棋的较量,琴声的流淌,以及深入浅出的谈论,没有外界的干扰和打扰。同时,村歌社舞的场景则表明诗人并未完全与世隔绝,而是选择性地参与其中,并以此为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隐居生活、友情交流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态。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

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

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

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

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

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

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

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

姮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五)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

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

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

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

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

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

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

郊原浩荡,正夺目花光,动人春色。

白下长干佳丽最,寒食嬉游人物。

雾卷香轮,风嘶宝骑,云表歌声遏。

归来灯火,不知斗柄西揭。

六代当日繁华,幕天席地,醉拍江流窄。

游女人人争唱道,缓缓踏青阡陌。

乐事何穷,赏心无限,惟惜年光迫。

须臾聚散,人生真信如客。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三)

春来腊去,一番新风景,为君开设。

试忆前时花雨坠,只少梅花清绝。

两个难逢,一分才欠,巧杀终如拙。

玉梅人唤,雪儿来对时节。

应更付属楼头,丁宁笛伴,莫把声声彻。

玉女行春娇渡马,休是鹊桥轻别。

对我三人,与君一醉,醉了樽重设。

清歌未放,更须天上呼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