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

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

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

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

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

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

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隐居之处远离尘世纷扰,门前冷落少有人迹。
忽然收到朝廷的征召文书,连仆从都面带喜色。
独自骑马穿越黄河洛水,西风吹过道路,方向不定。
手持王粲的笔,我在军旗旁悠闲地吟诗。
傍晚香气四溢,翠绿的莲花随风摇曳,吟诗后红烛移动。
开口享用美酒佳肴,却不知如何回报知心朋友。
更何况我是魏公子,彼此信任,无猜疑。
我岂能像官仓里的老鼠,只知饱食而无所事事。
白露打湿碧绿草地,芙蓉花瓣落在清澈池塘。
从小未曾涉足的地方,如今全家突然感到像是回家。
我们的家族地位显赫,居住在洁白玉石台阶旁。
好不容易得到一次侍奉的机会,却又匆匆离去。
但愿门前的涓涓流水,永远汇入广阔的湖泊之中。

注释

人事:人间事务。
雀罗:形容门前冷落。
辟书:朝廷征召文书。
仆隶:仆人和奴隶。
河洛:黄河和洛水。
王粲:三国时期诗人,此处借指诗才。
翠莲:绿色的莲花。
红烛:红色的蜡烛。
相知:知己好友。
官仓鼠:比喻无所作为的人。
白露:清晨的露水。
芙蓉:荷花。
全家:全家人。
清切:清高显赫的位置。
侍座:侍奉或就座。
星飞:形容迅速离去,如流星划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诗人居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门前只有雀罗(一种用竹篾织成的网,用以捕鸟)的静谧景象。突然有一封书信到来,书吏展眉解读,打破了这份宁静。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是诗人外出时的景象,手执王粲笔(古代著名书法家),闲吟向旌旗(旗帜上有文字或图案),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是诗人在傍晚时分享受自然之美的景象。接下来的“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则是表现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表明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亲密,无需多言。而“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则是在批评那些只知吃喝、没有追求的世人。

最后,“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自小不到处, 全家忽如归。”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则是诗人家族的纯洁和高贵,以及自己得以侍坐于此的喜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庭的眷恋。

收录诗词(110)

曹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 字:业之
  •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 生卒年:约816~875

相关古诗词

庭草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

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思不见

但见出门踪,不见入门迹。

却笑山头女,无端化为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怨歌行

丈夫好弓剑,行坐说金吾。

喜闻有行役,结束不待车。

官田赠倡妇,留妾待舅姑。

舅姑皆已死,庭花半是芜。

中妹寻适人,生女亦嫁夫。

何曾寄消息,他处却有书。

严风厉中野,女子心易孤。

贫贱又相负,封侯意何如。

形式: 古风

恃宠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