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
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
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
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
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
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
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诗人居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门前只有雀罗(一种用竹篾织成的网,用以捕鸟)的静谧景象。突然有一封书信到来,书吏展眉解读,打破了这份宁静。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是诗人外出时的景象,手执王粲笔(古代著名书法家),闲吟向旌旗(旗帜上有文字或图案),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是诗人在傍晚时分享受自然之美的景象。接下来的“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则是表现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表明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亲密,无需多言。而“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则是在批评那些只知吃喝、没有追求的世人。
最后,“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自小不到处, 全家忽如归。”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则是诗人家族的纯洁和高贵,以及自己得以侍坐于此的喜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庭的眷恋。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
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但见出门踪,不见入门迹。
却笑山头女,无端化为石。
丈夫好弓剑,行坐说金吾。
喜闻有行役,结束不待车。
官田赠倡妇,留妾待舅姑。
舅姑皆已死,庭花半是芜。
中妹寻适人,生女亦嫁夫。
何曾寄消息,他处却有书。
严风厉中野,女子心易孤。
贫贱又相负,封侯意何如。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