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道宫闻莺

密林啭圆吭,流韵入清杳。

当时太晚计,花前来不早。

致使惜春人,闻声恨先老。

正缘幽谷春,朋友在久要。

争春快先鸣,无乃失友道。

日坞集芳栏,名园唱清晓。

得路共迁腾,此事不草草。

即今秋色高,金衣尚鲜好。

歌舞兴未阑,秋空乐晴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开篇“密林啭圆吭,流韵入清杳”用拟声词“啭”形容鸟鸣之声,生动传神,通过林间清新的回音来渲染出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重视。"当时太晚计,花前来不早"透露出一种悔恨之情,似乎是在感叹春天来临得过迟,而自己又未能及时享受这美好时光。接着“致使惜春人,闻声恨先老”则是因为听到鸟鸣而感到对春天的珍视,这种声音提醒了诗人时间的流逝和青春易逝之感。

在“正缘幽谷春,朋友在久要”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共享这美好时光的愿望。"争春快先鸣,无乃失友道"则是希望能尽早与朋友相聚,以免错过这宝贵的友情。

“日坞集芳栏,名园唱清晓”描写的是在一个有着美丽景色和芳香花朵的地方,与朋友们一同欢歌。"得路共迁腾,此事不草草"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重视,并希望能够铭记。

最后,“即今秋色高,金衣尚鲜好”赞美了秋天的景色,"金衣"比喻着落叶如同金色的衣裳。“歌舞兴未阑,秋空乐晴昊”则是描绘了一幅诗人与朋友们在美丽的秋日中尽情欢乐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时光的珍视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二十九夜大风明起书室皆败叶

木老性倔强,朔风怒明威。

初更即合战,已乃声鼓鼙。

大块信难测,三鼓气不衰。

我屋山僧居,破陋久不治。

会当晴明日,仰见河汉移。

微风鼓櫜籥,虚空同奔驰。

夜无芙蓉人,慌惚疑褰帷。

平明满书斋,败叶方纷披。

孰为呼吸者,作此怒张为。

天寒不成雪,恐坐强风师。

扑尘整书架,粪挶不可迟。

人非陈仲举,用舍亦有宜。

形式: 古风

十月十七日雨霁复至仙隐

秋雨闲十日,缅怀秋山空。

烟霞固旧态,败叶铺山红。

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秃翁。

相看各萧索,事付不语中。

二轮固代谢,四序弥初终。

义霜素惨烈,温律复冲融。

相期保岁寒,木末回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又谢丁执中寄黄龙菜

吴山草长春暖时,吴人髻中金卷箷。

家家馈荐作寒食,贫富丰俭要适宜。

富兼庶品助取醉,贫得胜具兼哦诗。

金瓶玉箸固华丽,雕章缋句真瑰奇。

西溪友生居占野,不务结屋留园葵。

岁时供给不外索,野花满院蔬本肥。

今朝怀我寄馀剂,色照匕箸光陆离。

我惭此腹负此物,但用当肉无它辞。

旧闻书生饭不足,朝暮齑盐只充腹。

劝餐齿颊杂宫商,若比哥舒荐梁肉。

我歌短章持报辱,恐子诗成费追逐。

好音佳惠不敢虚,寄以离骚三十六。

形式: 古风

又题祤禅客龟峰图

不用丹青染素翰,疏烟分染碧云端。

一千里地境中镇,三十六峰天半寒。

巢露叶中呈物象,滤罗带畔叠林峦。

人间此是清凉药,时向尘中为展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